“初步估算,今年公司减税降费减息合计将超5000万元,尤其降费比较多。”除了令人难忘的2020年,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还清楚地记得,2018年公司减税达2000多万元,2019年减税约4000多万元,“去年增值税降幅非常大。”
博洋满满的获得感背后,是浙江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减负。“十三五”期间,浙江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努力为浙江企业营造更舒适的发展环境。尤其在降成本方面,自2016年出台第一批减负政策以来的5年间,截至目前,浙江合计已为企业减负近万亿元。
负担做减法,效益做加法。艰难如2020年,博洋集团旗下博洋家纺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刚刚结束的博洋家纺2021春夏订货会,订货总量同比增幅达34%。当下,博洋正全力备战2020年“双十一”,戎巨川信心满满。
在这个秋意正浓的时节,和戎巨川一样信心十足的,还有桐昆集团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的总指挥沈建伦,“新项目投产不足半月,各项运行指标十分稳定。”
这个总投资达19.2亿元的化纤项目,是化纤巨头桐昆谋求产品提质增效的最新力作。同时,桐昆还对它寄予新期望——按照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差别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建成标杆智能工厂。
“可以说,过去五年里,数字经济与浙江制造的深度发酵愈发浓烈。身在一线,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浙江制造走向浙江智造的生动转变。”沈建伦感慨。
五年里,一大批像桐昆这样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变革机遇,通过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使得浙江制造面貌为之一新。恰恰也是它们,在今年突发疫情影响下,率先从危机中恢复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
如今,之江大地上,一座座智能工厂仍在不断崛起中。截至2019年,浙江工业增加值增至22841亿元,稳居全国第四,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7.2%左右。
走技术革新内部挖潜之路的同时,浙江企业更“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通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抢占中高端市场,不断夯实自身竞争力。
近5年里,总部位于宁波的均胜电子通过自主创新与资源整合,坐稳了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的位置。“得益于全球布局,使得公司在今年新冠疫情影响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调配全球产能,将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先于同行全面复苏。”均胜电子副董事长朱雪松说,在全球员工共同努力下,至今年7月公司已整体恢复到去年同期产能的90%以上,8月基本实现满产,一些关键地区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100%,三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已和去年同期持平。
产能率先复苏,市场竞争力更强。今年上半年,旗下子公司均胜安全新获订单164亿元,获得特斯拉、本田、沃尔沃、大众、丰田等中高端车企,在手订单总金额(已获订单尚未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超2100亿元。
如今,浙江企业投资项目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4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市场的充分洗礼中,浙江制造实力持续精进。在今年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有96家企业上榜,连续22年蝉联全国第一;同时,浙江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5家。
转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