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污水处理、垃圾发电……走进安徽多个传统制造业企业,厂区处处生机勃勃,展露出一片绿色发展新貌。
近年来,为支持传统制造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安徽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税美江淮”绿色税费服务,支持传统制造企业更新生产装备、升级生产工艺、研发创新技术,走上绿色转型发展新路。
资源利用企业:产量高了能耗低了
走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渣选生产车间,正在作业的球磨机发出声声轰鸣,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经过炉渣缓冷、破碎筛分等处理工序,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财务负责人姚兵介绍,去年,企业利用资源税、环保税减免的1亿余元税款,购进先进设备,提升装备自动化程度。今年,公司在主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总量不增反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6.9%,硫酸综合能耗下降174%;余热发电4.1亿千瓦时,创造价值2.8亿元,余热发电量占比首次超过10%。
“2023年,我们还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2000余万元。'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让企业对绿色转型升级充满了信心。”姚兵说,实打实的税收优惠政策,纾解了企业在大规模设备升级改造时的后顾之忧,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2023年登上“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近年来,该公司用秸秆制糖替代粮食制淀粉糖作为生物基产品制造的主要原料,走上绿色转型发展道路,在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
目前,丰原集团已在蚌埠市固镇经济开发区建立面积约5300亩的丰原生物产业基地,投资170多亿元建设生物发酵、生物材料、生物能源及生物肥料等30多个项目。年产1.5万吨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效有机肥产业化示范工厂已投产运营,实现了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蚌埠税务部门聚焦丰原集团区域产业布局,及时辅导设备与工艺更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实现研发费用高效归集,助推该公司转型升级。2023年,该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减税收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共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近1800万元。
坚持创新驱动:排放治理能力强了
“海螺水泥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帮助。2023年,公司享受环保税减免约77万元,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约106万元。”日前,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俊表示。
在绿色税制的助力下,海螺水泥研发中心对现有项目进行了绿色转型技术改造,技改后氮氧化物排放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年排放总量下降30%以上。
优化污染治理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以往单一污染源治理思路,整体施策做好气、水、固全方位污染治理,统筹推进实施近170个“三治”项目,合计投资90多亿元。
在7月揭晓的2023年度“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上,马钢公司6座设备在各级别分组评比中全部获奖。
亮眼成绩的背后,来源于污染治理的逐步提升和持续优化。2023年公司通过结合生产计划,制定日能源控制指标、提升蒸汽回收量、缩短电炉周期及电耗等多项措施,持续降低电炉工序能耗,达到先进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全过程能源管控及节能技术应用,持续降低吨钢综合能耗、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巩固环境绩效A级企业成果。”公司能环部副部长曹曲泉说。
安徽税务部门通过“一站式”梳理绿色税制政策台账,及时送达《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创新推行“驻厂服务”,选派业务骨干驻点重点企业,通过“线上线下”“零距离”等全程跟踪辅导答疑方式,积极发挥“多税共治”法治体系和“多策组合”政策体系,不断激发企业升级改造绿色技术的内在动力。
绿色金融添动能:转型升级资金压力轻了
为缓解企业转型资金压力,安徽税务部门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合推出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革新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用金融“活水”滋润传统制造业发“新芽”。
在宣城广德,税务部门联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推出“绿税贷”金融产品,以20余项指标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向企业发放贷款授信,为企业设备更新、技术革新等提供资金支持。
“在税务部门辅导下,我们成功申请到500万元'绿税贷'贷款,公司准备再扩展2条生产线,引入废铝重熔生产工艺,提高废旧材料利用率。”安徽龙行密封件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郑文明说。
在铜陵义安,税务部门联合园区管委会、生态环境、金融机构等部门,推出“再生资源贷”绿色金融服务产品,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帮助相关企业享受最高2000万元、年利率最高5%的短期贷款资金。
铜陵海铜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首批“再生资源贷”受益企业,该公司近日凭借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从银行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减轻了企业更新设备的资金负担。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好了顶层设计。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完善服务传统制造业的相关举措,关注传统制造业企业个性化涉税需求,不断细化税费服务,优化要素支撑,引导企业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之路。(张明婧 袁玮 本报记者 燕烁烁)
转自: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