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税务:助推制造业向“绿”而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支持“绿色工厂”茁壮成长……近年来,安徽省在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首次跃居全国第三位。安徽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绿色税制建设,助力“江淮大地”制造业向“绿”而行。


  为企业定制“绿色税费政策套餐”


  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绿色税收政策的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连续3年发布《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为18.1万户次经营主体量身定制并点对点推送“绿色税费政策套餐”,帮助其用好用足税费政策。


  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是凤阳县一家主营特种玻璃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正处在关键建设期。自项目落地以来,凤阳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一对一跟进项目建设情况,为其提供辅导,确保企业及时享受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该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06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5.57亿元。


  同样享受到税务部门贴心辅导的还有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华晟生产的太阳能异质结组件被越南北江省云中工业园的立讯精密(云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该项目是越南北部地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我们的产品能够走出国门,十分感谢税务部门的帮助。2023年公司享受出口退税1.78亿元,这极大增强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华晟新能源财务负责人吴新说。


  据了解,针对像华晟新能源这类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企业,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路通·安企心”服务品牌作用,提供政策精准辅导,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将“绿税因子”转化为“绿色融资”


  安徽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在强化数据共享的同时,不断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优化“绿色”服务,为制造业企业向“绿”而行减轻负担。


  在宣城和黄山,税务部门与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等部门加强合作,试点推行“绿税贷”项目,通过运用18项绿色税收指标,构建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模型,为金融部门提供授信依据,助力制造业将“绿税因子”转化为“绿色融资”。


  安徽龙行密封件有限公司是广德市一家集高性能密封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目前处在转型生产金属制品的关键期,资金压力巨大。据公司财务负责人郑文明介绍,在宣城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他们成功申请到低利率的500万元“绿税贷”贷款。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准备再扩展2条生产线,引入废铝重熔生产工艺,将回收的废旧铝材重新熔铸并生产成铝棒,提高废旧物资利用率。


  据介绍,自去年7月“绿税贷”项目试点以来,安徽税务部门已帮助211户在绿色节能降碳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获得低息贷款12.5亿元。


  “绿色”管理助推“灰色制造”变“绿色智造”


  据安徽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负责人姚银虎介绍,该局深化拓展“税务征管、企业申报、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强化“多排多缴、少排少缴”双向调控,使制造业企业由“被动减排”转为“主动治污”,让传统的“灰色制造”变为“绿色智造”。


  在安徽芜湖,南陵县税务局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作,详细了解污染检测、排污指标等内容,组织税收服务小分队为相关企业面对面讲解环保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向“绿”而行。


  “作为服装企业,减排压力着实不小,环保税的实施激励我们加快转型升级。”杉杉(芜湖)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邱霞说,“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多排多征、少排少征',公司决定加大环保投入,控制水污染物排放。”2021年以来,该企业累计享受低标准环保税减免1.8万元。


  在绿色税制引导下,传统“灰色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巢湖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近50万元,企业将这些资金全部投入湿法脱硫和SCR脱硝系统研发上,目前已成功运用到三条熟料生产线上,使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立方米排放浓度分别降至10㎎、35㎎、50㎎以下。


  安徽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和政策引导作用,推进绿色税制建设,为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贡献税收智慧。(张鹏 臧文君 本报记者 燕烁烁)


  转自: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