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破解米桑油田增产难题


来源:国资委网站   时间:2017-07-19





  截至7月12日,中国海洋石油伊拉克米桑油田BU-39井作业后日产量由1200桶上升至2400桶,而练成这一提产“魔术”的正是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下称油生)新型有机解堵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已应用26口井,为米桑油田累计增油超过204万桶,为中海油服中东公司直接拉动产值近6000万元。
 
  漫天黄沙挡不住进军脚步
 
  2016年,油生与油公司签署的米桑一体化项目合同即将到期,斯伦贝斯、贝克休斯等数家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虎视眈眈,希望借此机会打入市场。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稳固乃至进一步开拓这个市场,成为油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人有我无,我有人优,这正是国际一流服务商超越我们的地方。要想从虎口夺食,必须有战胜老虎的实力。”油生研究院副院长王杏尊勉励科研人员。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油生早在2013年就已把突破口瞄准了有机解堵技术。油生研究院结合米桑油田储层特征及多次实地考察调研结果,精准预判出米桑油田后期开发过程中将会出现有机垢沉积堵塞难题。因为随着米桑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油藏压力下降而诱发的有机垢堵塞问题将日益凸显,后期不可避免会严重影响油田开采速度,稳产、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
 
  “有机解堵市场看似一块肥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将会稳固公司在米桑增产市场的地位;搞不好,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敲门砖。”中东公司伊拉克分公司增产技术主管王达说。
 
  面对有机解堵技术的中远期技术需求和市场前景,油生决心提早布局,力求打造一款针对伊拉克米桑油田有机堵塞问题的新技术产品。
 
  高温炙烤击不垮科研恒心
 
  油田生产研究院面对新产品苛刻的性能要求,技术攻破难度高、实验任务重,科研人员顶住压力,主动打破传统的科研立项程序,开展自研攻关。
 
  由于没有沥青溶解性能的行业评价标准可供参考,科研人员投石问路,一方面搞文献调研,另一方面走出去向各高校知名教授寻求宝贵建议。科研攻关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试验数据说话,仅室内试验就高达500组以上。
 
  “现在看来,正是研发过程中那些看似无用的死胡同,不断帮助我们修正了研究方向。”长期进行室内研究的酸化工程师陈凯在攻克难关后感叹道。
 
  而在作业现场,技术人员反复修正施工设计,不断调试增产设备,确保施工环节不出任何差错。比如在连续油管经多次作业后,底部不断被切除,造成其内容积已经无法得知,为了得到确切的数据,技术人员和现场人员利用酸化泵进行灌注法测量内容积,多次试验后最终得出了5.76立方米的具体数据。而此时,伊拉克夏季风沙肆虐,地面温度高达52℃,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工服被汗浸湿后立刻被风吹干。
 
  有机解堵终不负产量回春
 
  2016年4月的一个下午,酸化技术研发骨干张洪菁兴奋地拨通了电话:“冯所,PA-OS3体系成功了,完全满足米桑应用要求。不仅如此,咱还解决了措施后储层润湿反转的问题。”油田生产研究院酸化技术所所长冯浦涌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技术参数验证,看到试验数据后,这才松了口气。
 
  首次试验的两口井采用“指标共扛、风险共担”的方式进行,选择了米桑油田有机沉积最严重的FQCS-27井进行试验。该井在2013年由其他增产服务公司进行酸化并投产,可不到两月就停产了。2016年,油生新型有机解堵产品首次在现场试验,作业后产量为措施前的三倍。截至今年4月初,有效期为277天,累计增油量4.2万立方米,产量、有效期全面高于投产初期,获得甲方高度赞扬。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米桑油田有机垢伤害严重的问题,给甲方吃了“定心丸”,不仅使中海油服稳固了米桑油田老井酸化工作量,并成功拿下增产合同和钻修一体化合同,扩大了市场份额。同时,该技术为油井产量挖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与米桑油田实现共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海油物探技术获行业性突破

    近日,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服对渤海两区块的宽频地震采集资料的处理工作渐近尾声,这是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自主研发的水平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的首次应用。
    2017-03-21
  • 青海油田连续油管作业4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昆北油田切12-22-9井首创国内常规连续油管配合水射流径向钻孔工艺技术提高单井产量获成功。截至3月13日,这口井平均日产3吨已持续稳产7个月。这项技术成为青海油田实现效益增产增注的“激发器”。
    2017-03-23
  • 中国"智"造破解钢丝绳检测世界难题

      如何对高速运行的索道钢丝绳进行在线自动监测,消除断绳事故,是困扰全球钢丝绳检测领域的一大难题。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TCK·W钢丝绳智慧检测系统在八达岭索道成功破题,索道钢丝绳检测从此告别繁琐与低效,再无漏检之余...
    2017-07-20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