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吐哈气举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气举远程诊断及优化软件V1.0"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填补了国产气举软件的技术空白。
吐哈气举技术中心软件负责人马斌介绍说:"传统气举工况诊断如同大海捞针,全凭经验摸索。而我们要做的,是给每口井装上'智能透视眼'。"
吐哈气举技术中心历经4年潜心攻关,构建起集数据库系统、工况诊断、系统优化、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平台,精准破解了中国石油海外气举区块井数密集、工况复杂多变、措施实施耗时过长等问题,让气举井管理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该软件已在国内外成功落地,开启商业化应用新阶段。在青海涩北气田,该软件成功实现对500余口气井的智能化集群管控,使气举举升效率提高6.2%,推动气举管理从"被动应对故障"全面转向"主动预知优化"。在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面对低压低产阶段连续气举举升效率低、耗气量大的开发难题,吐哈气举技术中心利用软件搭载的智能间歇气举模块,实现了气举井从连续气举到间歇气举的转变。目前已完成44口井的现场推广应用,平均单井增油42%、节气41%。(记者 张斌 通讯员 王玉明)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