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通山东烟台分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新能源车辆安全智能测评系统--"绿安源"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渤海湾新能源车跨海运输安全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渤海湾客滚航线年运送旅客超400万人次、车辆近120万辆次。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激增,其跨海运输安全成为制约民众同步出行的瓶颈。烟台联通联合渤海轮渡创新打造的由车载信息采集终端、三防手持设备和云平台三部分组成的"绿安源"新能源车辆安全测评系统,以"主动预警+精准防护+全流程闭环"三重技术突破,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核心解决方案。
在项目中,烟台联通深度融合通信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不仅为船舶提供全程5G+Wi-Fi无缝覆盖,更通过AI大模型优化云端数据分析,实现检测数据实时回传与智能决策。项目技术专家介绍,针对存量老旧车型兼容难题,"绿安源"系统支持远程OTA更新诊断协议与车型数据库,持续提升检测覆盖率。系统预留的标准接口已实现与票务平台实时联动,检测结果同步推送至乘客端公众号,让"一车一检"全程透明可查。未来,"绿安源"系统将进一步开放接口,与海事监管平台、车企数据中心对接,推动新能源汽车运输全链条数据互通。
"这是通信技术与交通安全的创新融合。"烟台联通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联合主机厂共建电池安全数据库,推动行业标准落地,让新能源运输在渤海湾黄金水道上行稳致远。"目前,该系统相关技术已申报3项国家专利,其成功实践为全国新能源车跨海运输提供了"渤海湾方案"。(陈文文)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