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脑”点亮智慧矿山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6-14





  在河西走廊北端的民勤县青苔泉矿区,一场静悄悄的数字革命正在上演。随着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与青苔泉煤业联合打造的矿山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正式投用,这座传统煤矿正式换装“智慧新衣”,实现了从“人盯人防”到“数字管控”的跨越,成为西北地区矿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样本。


  解决传统矿山痛点 数字底座构筑安全屏障


  “过去边坡监测主要靠人工巡查,现在系统能自动预警,就像给矿山装上了‘CT扫描仪’。”青苔泉煤业相关负责人指着大屏幕上的三维模型介绍。这个集成了遥感影像、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智慧平台,将矿山地表建筑、采掘设备、地质构造等要素悉数纳入“数字沙盘”,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质变飞跃。


  面对矿山行业普遍存在的安全风险高、资源利用率低等痛点,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依托能力中台基础地图数据及应用引擎能力,构建起亚米级精度的“数字矿山”。系统可实时捕捉边坡毫米级形变,将滑坡预警响应时效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相当于为安全生产装上“智能保险丝”,显著降低了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风险。自平台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4次地质异常,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136万元。


  科技赋能 矿山装上“最强大脑”


  在调度中心,基于能力中台数字孪生三维建模及空间引擎能力进行高精度三维建模,平台不仅能动态模拟矿体分布,还能对开采设备进行精准定位,动态模拟开采进程,据统计,系统上线后开采效率提升了15%以上。


  通过整合生产、运输、销售全链条数据,企业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跨越。


  打造转型样板间 绘就矿业升级新图景


  “这套系统不仅让我们的安全管理有了‘千里眼’,更让粗放式开采成为历史。”青苔泉煤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系统上线后仅是开采环节每年节省的成本费用就达30万元。中国移动甘肃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解决方案已形成标准化产品包,未来可快速复制至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领域。


  从戈壁深处的“数字矿山”到行业转型的“标准答案”,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与青苔泉煤业的合作实践,正印证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当5G信号穿透矿坑,当数据流驱动铲车,传统矿业正以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