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球化太空治理 我国南极中山站打造极地空间监测“利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4-27





  在我国南极中山站,今年,科考队员持续开展光学和射电波段的空间监测工作,部署一套大口径自动跟踪的光学望远镜和新的天文观测仓,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碎片威胁预警,支持全球化太空治理。


  据了解,空间碎片主要在低轨道区域活动,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空间碎片分布最为密集。而极区是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南极是监测空间活动最理想的地基平台。目前,我国南极中山站已建成四台固定指向的光学空间碎片望远镜和一台射电天文望远镜。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张毅介绍,南极地区大气环境非常适合天文观测,并且极夜时间较长,是实现光学空间碎片监测的理想地区。但同时,由于南极气候恶劣,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为空间碎片监测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实现全球化空间碎片监测,以及与其它天文台的联合观测,对目标追踪和网络通讯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毅介绍,空间电磁环境的状况是太空治理的关键一环。由上海师范大学和极地中心合作建设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监测空间电磁环境,观测一定频域内的天文分子谱线。同时,今年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机系统将进一步升级,升级后,能够实现更高频率的电磁信号观测。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