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日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戚自辉介绍,"传统rTMS设备的脉冲发放频率很高,配套的电源和散热设施使设备重达数十公斤,极大限制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如何将rTMS设备小型化,甚至是实现可穿戴,是技术难题。"
戚自辉介绍,研究团队通过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的突破,成功将设备功耗、重量降至进口商用设备的10%,且和现有传统商业TMS设备的刺激强度接近。试验中,该设备首次在自由行走过程实现了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可穿戴rTMS设备的成功研发是神经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一项突破,将为患者带来更便捷、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这项技术将会在脑健康和脑机接口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田仔说。(辛华)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