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尺寸OLED用超精细金属掩膜版试量产成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10





  1月2日,我国掩膜版厂商众凌科技发布了两项成果:一是“全国产”大宽幅超精细金属掩膜版(FMM)用Invar(因瓦合金)金属薄带试量产成功,二是大尺寸OLED用G8.6 FMM产品的试量产成功。


  清华大学教授、显示行业资深专家张百哲指出,在OLED领域,我国与韩国的发展进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后顾之忧。其中,直接决定OLED显示效果的FMM正是关键。“此前,FMM的全球市场供给95%来源于DNP(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同时,三星显示也在通过FMM的品质代差占领市场,减缓中国OLED企业抢占韩国份额的速度。”他强调。


  众凌科技总经理徐华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FMM实现国产化供给将缩减交付周期。此前,海外金属掩膜版的交货期至少月余,而我国实现FMM量产后,供货周期可以大大缩短,运输和制作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如果说FMM是影响OLED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Invar则是决定FMM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因Invar的热膨胀系数极低,对于FMM在OLED制造过程中保持高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Invar可以显著提高OLED屏幕的分辨率和制造良品率。


  自2021年开始,众凌科技与包含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在内的三家上游钢铁企业深度研发攻关FMM用Invar合金薄带,历经三年,终于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熔炼-热轧-粗轧-精轧-Invar薄带成品的全国产业化链条供应。


  太钢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太钢可量产Invar薄带产品宽幅已达400mm,厚度精准至25um,厚度均一性控制在≤0.7um,契合FMM行业主流需求规格。未来,FMM产品幅宽将向500~600mm大步迈进,厚度有望减薄至15um级别,以满足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需求。


  今年以来,我国开始加速竞逐中大尺寸OLED。


  据了解,在生产中大尺寸OLED产品时,现有G6代产线的排版利用率并不算高,产能也有限,难以应对即将爆发式增长的中大尺寸OLED替换需求。而G8.6的面板尺寸较G6增大一倍,被用于生产15~30英寸的中大尺寸OLED面板时,可以保证更好的排版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且其电路背板要求也有更大技术余量。


  包括韩国三星显示、LGD,以及国内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在内的显示面板大厂,或者已投资G8.6 OLED产线,或正加快中大尺寸OLED布局。


  在此背景下,中大尺寸OLED关键材料G8.6 FMM的适配进程,也开始提速。


  2024年6月,日本DNP宣布正在位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黑崎工厂运营一条新的金属掩膜版生产线,该产线被用于制造第8代OLED用FMM。


  半年后,我国掩膜版企业也交了卷。2024年12月,《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采访国内掩膜版材料企业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董事、技术相关负责人莫松亭时得知,寰采星科技在完成G6及以下低世代FMM的国产化供给之后,也陆续完成了G8.6 FMM产品的开发工作,将择机量产。


  据徐华伟介绍,众凌科技是国内最早研判G8.6趋势并投资设备的FMM企业之一,其试量产成功的G8.6 FMM产品幅宽可达350mm以上,长度从1200mm延展至1700mm,产品面积较G6产品增近40%,规格达到行业主流需求水平。 (谷 月)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