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的一项技术突破刷屏了!位于山西大同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下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完成低真空环境下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时速高达每小时约1000公里,成为目前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
目前,多国已加入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这个"赛道",并加大专利布局,那么,我国企业相关专利布局情况如何?
打造低真空环境
近日,据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披露,由山西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在低真空环境下完成了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并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的现场测试检查。项目负责人介绍,低真空环境是"高速飞车"实现超高速运行的关键。在低真空状态下,空气密度显著降低,大幅减少了列车运行时的空气阻力。同时,磁悬浮技术使列车与轨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进一步降低了摩擦阻力。这种近乎无接触的运行方式不仅确保了列车的高速运行,还显著提高了运行效率。
"我国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验证试验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关键在于其多项技术创新。"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超导磁悬浮技术是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超导材料在低温下产生的强大磁场,使列车在轨道上实现无接触悬浮和导向。这种悬浮方式消除了传统轮轨列车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同时,超导磁悬浮技术还具有能耗低、噪音小、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采用了低真空管道技术--通过在管道内抽取空气,形成低真空环境,使列车在近乎无空气阻力的环境中运行。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还减少了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先进的控制系统来保证其稳定运行。我国科研团队在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高效、可靠的动力系统和智能、精准的控制系统。这些系统不仅保证了列车的高速运行,还实现了列车的精确制动和自动导航。
为了验证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各项关键技术,我国在大同市建设了国内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该试验线总长2公里,管道直径近6米,能够模拟真实的运行环境。试验线的建设精度极高,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误差要求不超过0.3毫米,对管道的几何尺寸误差要求不超过2毫米。这种高精度建设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保障平稳运行
我国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和试验成功,离不开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专利布局。
"去年,我国'高速飞车'项目的核心专利'用于高速磁悬浮交通的电磁推进系统及磁悬浮列车'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高速飞车"的相关专利不仅涵盖了磁悬浮技术、低真空管道技术、超导同步直线电机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还涉及列车设计、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列车的成功测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磁悬浮技术本身并不新鲜,但其向超高速领域的发展却是一次技术飞跃。"王鹏表示,我国在这方面的突破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对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该技术相较于低温超导技术,具有成本更低、系统更简单等明显优势。其次,是真空管道技术的结合使用,大大降低了空气阻力,使得列车能在极低压力环境中达到更高速度。最后,我国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为国家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球有多个国家加入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赛道",专利布局增长趋势明显。此前,我国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尖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主导研发了时速600公里级的高速磁悬浮系统、时速400公里级的高速旅客铁路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铁路等技术基础设施。
2021年5月24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牵头,"高速飞车"项目在山西省大同市正式揭牌。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下,"高速飞车"项目在短短几年内便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2年4月,"高速飞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和调试,该项目于2023年1月完成了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随后,项目团队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于2023年11月实现了试验线一期主体工程的全部完工。如今,"高速飞车"项目已经具备了项目验收的条件,即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业内人士表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计时速高达每小时1000公里,比目前的高速铁路快了近3倍,意味着未来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将大大缩短。例如,从北京到上海的1000多公里路程,未来有望在60分钟内完成。这将极大地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
未来,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将加速城市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产业互动,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将更加频繁和高效。此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和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超导材料、低真空技术、高效动力与控制系统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沿线城市的商业、旅游等多个行业也将受到积极影响。(记者 陈景秋)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