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云上水电”平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7





  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流域生产指挥中心内,调度值班员蔡佳润通过经济调度控制(EDC)系统和“运营一张图”,横向对比流域各电站的发电量、水能利用率等生产指标,一键生成了对9个梯级电站负荷自动分配、调节、控制的实时策略。而在距离几百公里外的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处的瀑布沟水电站,运行人员张康通过手机上安装的气象水情服务应用,便捷查看流域内降水情况的多源数值预报,清晰掌握未来几天内流域暴雨中心、洪水量级预警,科学安排现场防汛值班。


  这样的水电智慧化管理应用场景,随着国家能源集团“云上水电”平台的正式发布,将在全国水电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7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在四川成都举行“数智赋能 云领未来”主题发布会,正式发布“云上水电”平台,成为全国首个部署在国资智能云上的水电云平台,通过数据云化、模型云化、服务云化,推动一个电站优秀成果向千万电站推广复用,探索构建“低成本、大范围、高成效”的水电一体化专业数据服务新范式,着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的能源行业特色新质生产力。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国能大渡河公司将流域9站9库、41台机组、1133.8万千瓦装机远方接入流域生产指挥中心统调控制,建立了大渡河流域气象、水情、市场预报预测体系及风险预警系统,创建梯级电站多时空尺度嵌套智能调度决策模型,自主搭建了适应电网高强度精准调节需求的梯级电站群负荷一键调技术,实现气象预报精准预测,流域水电站群优化调度,以及发电、防汛智能调度,在发电、安全、防洪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占比全国水电站总数99%的中小水电迎来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旗下数智科技公司和大渡河公司基于多年智慧企业建设成果,聚焦水电应用场景,创新应用模式,自主研发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全集团水电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并打造水电行业的“工业应用商店”——“云上水电”平台,融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水电知识、模型、成果固化到平台上,为全国各类水电企业提供气象水情、库坝安全、设备管理、智慧工程等特色“云化服务”,为传统水电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升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此次发布的“云上水电”平台,在水电行业率先为用户提供会员制的“即订即用”SaaS服务新模式,即用户无需购买、安装和维护软件,即可通过订阅或按需付费的方式使用平台上的软件应用程序,从而大幅降低软件使用成本。同时,平台还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分析、AI建模、专家诊断等76项数据服务,帮助用户全面提升水电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云上水电”聚焦中小水电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技术难题,在智能网关、数据加密、数据治理及多种专业算法上取得了数十项关键技术突破,将水电行业中传统的“烟囱式”专业系统建设,裂变为边缘侧+平台层+应用层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平台按照水电业务聚合特征构建业务能力中心,实现数据与应用分离、能力与界面分离,通过微服务和容器化实现应用动态伸缩、快速部署、资源隔离,全面推进水电实时数据治理,成为数据驱动水电生产运行的新模态和水电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样板,展现未来水电“黑灯工厂”的新景象,是国能云先进应用典型的代表。“云上水电”平台入选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名单。


  目前,“云上水电”平台已上线运营一张图、水情气象、大坝地灾、设备管理、智能报表、视频云等一系列的SaaS应用,涵盖了水电生产执行、安全监管、优化调度、防洪度汛等全过程管理,并在四川、贵州、海南等9省67座水电站开展首批试点应用,接入实时数据测点12万个,日数据增量约2亿余条,使用核心数据超300万条。通过接入平台,首批试点水电站整体投资较常规方式节约2/3,日水情预报精度提升5%,设备等效可用系数提升5%,水能利用率提升3%,有效地提升了中小水电企业精细化管控水平,为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水电企业管控新模式,助推水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发布会上,国家能源集团数智科技公司与6家单位进行了生态合作签约。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电联首席专家、中国科协首席专家姚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伟作专家演讲。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梁彦、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陈雪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致辞。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三峡大学、天府永兴实验室等政府机构和高校院所代表参加发布活动。(刘贤珺 芦明生 陈舒睿)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