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年味”和“春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张颐武    时间:2022-02-10





  春晚是伴随国人除夕不可或缺的文艺晚会,它已经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地走了40年,它刻下了我们这些年的记忆,为中国人留下了每一年大家一同走过的过往,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期盼,它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虎年春晚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情的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有其真挚的特质,以欢乐喜庆的整体风格来表达和烘托春节的热烈祥和的社会氛围。看得出其中的整体设计倾注了热切的感情,有节庆的文化意味和春天来临的气息,努力营造“中国年”的“年味”,着力把握迎接春天的“春意”,在努力为观众奉献尽其所能的独特表现。可以说,春晚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公众中具有的大年夜的“伴随”的意义仍然在延伸和展开。


  春晚着力把握了浓浓的“年味”,让欢庆新年的表达和时代的发展共生,把农历新年这个节点具有的“年”的独到意义着力凸显出来,让时间的感受成为大家的共同语言。歌舞节目所渲染的年节的喜庆气氛,让人们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得到了春晚的陪伴。有歌有舞,既有历史悠久的民歌,也有年轻时尚的乐曲,热烈的氛围被展现得格外生动。关于冬奥的内容展现,也是今年“年味”的一部分,这次这方面的内容相当丰富,如歌曲《点亮梦》等,把奥运的氛围营造出来。而跨年时和在太空中的航天员的互动,让“远在天边”的航天员和我们“近在眼前”地互动,更让来自太空的祝福和所有的观众共同跨越新年,共同见证和分享大家走向新的一年的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年的喜悦。这种独一无二的“年味”可以说是只有央视春晚能够做到,它既凸显了普天同庆的意味,也营造了独到的氛围。小品、相声等节目也努力地营造新年的节日氛围,力求给人们带来欢笑。

  像“温拿五虎”这曾经影响过整个华人社会的组合,能够在这个时候重新聚首演唱,引起了无数的回忆。而李谷一、杨洪基、刘欢等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影响的重要歌手的演出,都让人看到了这种“年味”的伴随的意义,尤其是李谷一是在1983年的春晚中就已经压轴演唱,这次她和杨洪基、霍勇和伊丽媛共同演唱《难忘今宵》,春晚的历史一下子就来到了我们眼前。老去的是时间,我们和春晚一起走过的路,现在在继续延伸,这不间断的每年的年味还会继续伴随着我们,一直是春节的“伴音伴影”。

  而本次春晚的浓浓“春意”正是凸显了春晚的更丰富的价值。这也是在晚会中体现出艺术的追求和美的追求,让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被捕捉到,得到更为丰赡的展开。去年引起中外媒体关注的“大象北上和南归”的让受众关注的新闻,这次成为了一个寓意吉祥的音乐短剧《万象回春》,体现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共生。大象的这一次漫游被浓缩为美妙的春意展现,让生态文明的“春天”和人相和谐。憨态可掬的大象和乐观开朗的人们在这里的展现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春意盎然。

  而传统文化的意蕴的发掘,就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春意”展现,这其实是这次晚会最受到人们肯定的方面。传统的转化和再创造之中,让观众感受中国式的审美的不可替代的魅力,由此传递浓浓的春意。《生生不息梨园情》是每一届春晚都有的戏曲集锦。这一次强调了生生不息的传承,从七旬老人的演唱到7岁孩子的表演,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创造被象征性地凸显了出来。而各地的各种原生态的民歌演唱,更增添了一种来自地域性的多样统一的韵味。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幅中国古代大幅经典山水杰作《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化为了两个精彩的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只此青绿》将王希孟的这幅作品呈现为舞蹈,青绿中的人化的大自然有东方美学的意蕴。而《忆江南》则把黄公望的这幅作品化为了诗与音乐的展开,多种艺术的综合诠释,让江南的美被发掘出来。这里的艺术经典在晚会中的“活化”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和古典东方艺术的陶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来自中国智慧和想象的深意感悟,能够让人从内心贴近艺术的美,得到精神的升华。让文物并不仅仅在博物馆中展示,而是出现在我们身边,是这次春晚的特殊展现。贴近了我们文明的历史,探究文明的起源发展,这种努力使中国文明的最初面貌的一个部分展现在春晚中。用介绍国宝的方式把三星堆的已经引起关注的重要的考古发现——青铜大面具的意义和价值做了生动阐释,然后以舞蹈的方式让舞者和面具共舞,让面具的意义得到感性的诠释,这是生动的艺术鉴赏,也是追根溯源的精神探究,这是寓教于乐,更是寓乐于教。一面是说古论今,一面是艺术展现。这些都让人们由此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知识。“春意”正是让人们感受文化的魅力和精神的魅力,让人体会美和历史的蕴含,从而获得升华。

  春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是我们在春节时刻不可缺少的“伴随”,人们在春节期间看春晚,谈论春晚,都凸显了这“伴随”的重要意义。它如同我们的老友,在大年除夕如期而至,给予我们“年味”和“春意”,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春节。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