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还得看辽滨经开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20





  今年上半年,经上级认定签约项目39个,协议金额207.27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总量3倍,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这份亮丽的招商引资成绩单既是对辽滨经开区实力的响亮回应,也为辽滨未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月4日,辽滨经开区召开的新年第一会"招商引资誓师大会",吹响了新一年奋斗号角:聚焦石化、生物制造、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精心打造"1+6"招商体系,组建七支专业招商团队,绘制23条产业链图谱,打出驻地招商、以商招商、载体招商"组合拳",瞄准世界、中国、行业"3个500强",招商引资序幕由此拉开。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如何让一只又一只"金凤凰"落户辽滨?答案之一即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在招引无锡胡埭炼化化工企业服务站项目时,面对企业"展示+仓储"的需求,招商团队"三管齐下":一是设计"前店后仓"方案,在经开区建设智能展示厅,配套仓储空间,实现产品展示与仓储配送的无缝衔接;二是解读相关政策,为企业争取厂房租金优惠;三是建立"1+1"专属服务机制,配备项目管家全程代办手续。


  "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企业需求,而且探索出'空间定制+政策配套+服务保障'的新路径,为后续引进产业链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辽滨经开区招商三局代表宋凯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宋凯所在团队扎根杭州,辐射浙江、安徽两地,累计对接企业100多家,梳理出重点在谈项目30余个。目前其已完成天顺风能、苏州纽威等6个重点项目的签约,超额实现半年招商目标。


  因地制宜,以变应变。辽滨经开区招商四局代表张鹏有着他们的招商密码:一是精准招商引资,构建资源共享商贸圈。通过产业链分析锁定目标企业,形成了上海加力气体、中科富海等重点在谈项目;以商招商对接了上海均和集团等优质产业园区开发项目;在商业综合体运营方面,以兴隆七彩城、兴隆商业街为载体,接洽中矿联合投资洽谈奥特莱斯项目,着力打造商旅文融合生态圈。


  二是秉持"店小二"服务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支持,致力于实现"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目标,打造"企业省心、政府放心、发展顺心"的共赢生态。


  三是借助资源平台拓宽招商渠道,与中国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研究院产融中心等平台合作,形成了中储国能集团等新能源拟签约项目。


  "这几个月,我们马不停蹄地跑项目,包括京津冀以外的地区,前后接洽了80多家企业,还邀请30多家企业到辽滨实地考察,签约项目2个,达成战略协议4个,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了优质资源。"张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有温度,经济发展有热度。除了硬条件持续升级,辽滨经开区还不断优化软环境:热电规划修编环评批复筑牢能源根基,赤蓬岛环岛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擦亮城市名片,应急事故池、污水管网改造等13项工程筑起安全防线,5G智慧园区平台实现数据全链贯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等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投资补助、创新激励、人才招引齐发力,130名人才齐聚辽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特别是39名"项目管家"从立项到投产全程护航,让选择扎根辽滨的企业倍感温暖--推动臻德公司获得1.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兑现外经贸领域资金2164.4万元,真金白银为企业"输血";推动北燃、宝来巴赛尔挖潜产值14.7亿元,激活发展新潜能。


  招商路上不停步,正如辽滨经开区招商六局代表孙桥所说:"每一项服务都是责任的开始,每一次出发都向着美好的未来;能为发展添砖加瓦,所有的奔波都值得。"


  服务优化不止步,辽滨经开区将持续完善项目管家服务机制,针对企业反馈的政策兑现难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魏桥)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