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平凉大地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甘肃雨森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建设现场,塔吊耸立,机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是平凉加快推进招商项目建设的缩影。
今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三抓三促”行动常态化纵深推进与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持续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打出“谋、跑、招、考、强、廉”组合拳,以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
抓指标 促位次
“一季度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4位,挤进了第一梯队,考核结果为近年来最好位次。”市招商局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全市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63项,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34.78亿元,同比增长97.6%,同比增量66.57亿元,近两年签约省外项目资金到位率63.67%。
我市全面落实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通过“四个强化”持续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
强化分析研判,细化分解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每月召开县(市、区)招商部门负责人会议,对项目和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盘点,采取统计、督查、调度、考核、通报等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协调调度,抓好到位资金增速、增量、签约额、资金到位率等重点指标调度,对标预期目标,明晰差欠数量,提出务实举措,统筹协调调度,以指标倒逼任务落实;强化服务指导,督促县(市、区)、平凉工业园区做好项目认证、入库、凭证收集、资金跟进等工作,巩固提升向好指标,冲刺推进靠后指标,确保任务不落空,指标不落后。一季度到位资金超额完成30%的调度目标,重点指标位列全省前列,为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抓项目 促落地
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以质取胜、落地为真”,以三个“实”作为最大诚意谋求合作,促进项目签约落地。
宣传推介“实”,制作招商引资宣传片,开发“兴业平凉”APP小程序,创办“平凉招商”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高频次、多维度、强有力宣传推介,累计推送来平考察、外出招商、链上消息等内容260余篇,浏览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完成市级领导分区域招商、市级领导重大招商活动、县(市、区)专场、九大重点产业链外出招商安排,组团参加省上举办的特色优势产业推介会议3次,成功举办平凉市招商引资(北京)推介会,签约项目96项43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40项127.46亿元。
请进恳谈“实”,精准对接暖心服务,春节期间与53个商协会、200多户重点企业沟通互动、致函慰问,并邀请企业家来平考察投资。结合产业方向,精选目标企业,先后邀请海峡两岸大湾区集团等112户企业来平考察35批(次),确定投资意向项目32项。
敲门拜访“实”,坚持领导带头,上门拜访领军企业,走访重要客商,深入洽谈对接,广泛推介营商环境和发展潜能,用诚意叩开合作之门。成立“招商小分队”,选调10名优秀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定期驻外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生物制造、数字经济招商推介,带动各级找客商、谈项目。
一季度全市共开展外出招商47次,考察对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牧医所等215家协会和目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1项,其中市级领导带队赴省外招商10次,考察对接企业34户,河南新仰韶微生物制剂及合成生物制造,西安索西特生物科技公司茶氨酸制造,泾川县6000万只微型马达和4000万只前进电机生产线、甘肃尚迪350万件服饰生产线,庄浪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良邑镇现代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园,静宁县生物玉米淀粉加工和静宁县嘉育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
抓服务 促保障
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招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
用心服务基层,制定印发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基金招商“三张图谱”,开展精准招商。对2023年考核排名靠前的2个县(市、区)和11个市直部门补助相应招商工作经费,充分调动了各级招大引强的积极性。向县(市、区)推送招商投资意向信息38条,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建、项目共推。
用力服务项目,树立“以质取胜、落地为真”的评价导向,修订完善招商项目评估机制,重新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编制印发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清单、2024年投资机会清单、投资指南,动态调整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制作了招商推介电子项目册,全方位服务保障招商。
用情服务企业,充分发挥招商代办服务中心作用,细心接待客商、诚心服务企业,实施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审批服务、要素供给全流程服务。签约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由市级领导提级包抓。设立招商引资服务热线,聚焦项目签约落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做到服务企业不懈怠、不打烊,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平凉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自觉在“大招商”格局中奋勇争先,为“三抓三促”行动常态化纵深推进与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 姜慧仁)
转自:平凉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