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墨江县紧紧围绕“北回归线和昆曼大通道上的绿色高端产业示范县”定位,利用“云南名牌农产品”“云南六大名米之一”等品牌效应,以争创“一县一业”墨江紫米产业示范县为抓手,重点围绕提质增效、生态有机,加强组织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推进墨江紫米产业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现代化,多举措擦亮墨江“中国紫米之乡”名片。2024年,墨江种植紫米2.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7775.2万元。
聚焦体系建设,抓保障提升组织力
高位统筹形成“新机制”。成立“一县一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县级、乡镇紫米产业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制定出台《紫米产业推进工作方案(2021-2023)》《“一县一业”墨江紫米产业示范县创建方案》和《支持紫米产业加快发展措施》,全力推动紫米产业发展。2024年,墨江县紫米产业覆盖15个乡(镇)113个村615个组5004户。
政策扶持激发“新动能”。以“政府扶持、企业帮带、农户自愿”方式,对进行有机认证的经营主体、规上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给予资金补助。2021年以来,根据农户种植意愿,对紫米种植户每年给予优质紫谷种子扶持,对列为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的农户、紫米专业强村、紫米产业示范社给予一次性扶持。2024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68万元,推动完成紫米种植面积2.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7775.2万元。
金融支持再添“新助力”。有效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并积极向银行机构争取金融支持,优先支持紫谷种植区内灌溉沟渠、机耕道路、生物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用活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项目,支持紫米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陆续向紫米相关企业提供贷款资金1059万元,授信1300万元支持企业开发生产紫米花雕酒等系列名酒。
优化发展核心,抓品质提升竞争力
技术规范助推“高标准”。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企业负责收购,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和培训,农户负责种植。搭建“科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云南省农科院与墨江合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新品种试验等。统一种植标准、优化管理技术、强化管理培训,不断提升紫米种植品质,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有机紫谷基地认证和规上企业认定。2024年,全县开展培训93期3522人次,持续巩固3家企业累计申报有机种植基地认证1527亩。
建设基地确保“好种源”。加快墨江紫谷及紫色产业育种步伐,抓紧抓好老品种提纯复壮及优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运用现代生产资料和科技手段,引进试种滇香紫1号、紫两优737等新品种,对紫谷种植进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墨江紫谷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动全县紫米规模化种植进程。目前,总投资350万元的墨江紫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建设已完工;完成墨江紫谷种源征集6个18户900份穗样,储存紫谷种子5880千克;完成墨江紫谷谱系穗行筛选种植面积10亩,提纯复壮种植面积110亩,墨江紫谷原种入库保存3吨,提纯复壮6个品系入库生产用种40吨,有效保障墨江紫米规模化种植用种需求。
联合发展双绑“稳销路”。按照“企业分片带动”原则,明确由墨江合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归谷农业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墨江双联珠粮贸加工厂与其他种植户签订紫谷种植合作协议,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企业帮带农户,全面消除群众销路难的顾虑。目前,3家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联合社的5866户农户签订收购协议。
发挥资源特色,抓融合提升创新力
线上线下搭建“双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上海、福建等地各类展览会、展销会,大力推介墨江紫米产品;推进“互联网+墨江紫米”行动,支持紫米产品上直播活动;开展紫米产品进机关、进超市、进院校、进酒店,在重点酒店、区域展示紫米产品及印发紫米宣传册,全力宣传推介形成内购外销相结合的产品营销格局。
精深加工打造“新业态”。针对紫米富含花青素及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调节神经、增加肾上腺分泌、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等功能,主动对接月子中心和慢性病康复、康养市场,优化紫米系列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完成260平方米产服中心提升改造,建成450平方米紫米饮食文化体验店、80平方米传统紫米加工碾子房、230平方米有机紫米服务站,开发紫米饭、紫米鸡、紫米粽子、紫米粑粑、紫米汤圆、紫米甜白酒等10余种紫米产品。
农旅融合开创“新局面”。采取“农业+文化+旅游”模式,整合特色农家小院、古典建筑院落、民间民俗艺术文化资源,强化旅游环境提升和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力促农业、文化、旅游互联融合发展。拓展梯田生态景观、克曼村哈尼牛皮大鼓和哈尼歌谣等非遗文化体验,开发紫米种植观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哈尼特色紫米庄园。目前,建成哈尼文化传承展示舞台180平方米、哈尼紫米歌舞广场360平方米、哈尼文化体验长廊160平方米、哈尼特色寨门60平方米。2024年,组织稻田观光等系列活动10余次,参与群众10000余人次。
转自:云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