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粮食,玉米具有可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在被誉为“玉米之乡”的黑龙江青冈县,玉米的产量占到全县粮食作物产量的九成以上,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唱响了玉米华丽转身的“变奏曲”。
拨响这根“琴弦”
倾听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好声音”
“地作琵琶路为弦”,青冈玉米产业园区的主干道“中央大街”就是这样的“琴弦”。这条大路,宽敞笔直,路两旁耸立着高大气派的玉米加工厂厂房。初冬时节,重载货车鱼贯而行。凌空俯瞰,恰似金色长龙。
“二十五年前建厂的时候,这条马路还是条单向车道的土路,站上大半天也看不见一辆车。你再看看现在!一天光来回送粮的大货车就得400到500台。”在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工作多年的孙喜亮指着企业门前的“中央大街”颇为感慨。
1999年,青冈县引进了行业巨头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在青冈投资兴办了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建设在“中央大街”上的大型玉米精深加工企业,龙凤公司成为了青冈县在发展玉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上最关键的“变奏乐句”。
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喜亮说:“当年我们建厂时年玉米加工量只有10万吨,现在能够达到200万吨。”
25年间,产能20倍的跃升是如何达到的?当地党政部门正是这首“变奏曲”的指挥家。
2014年,龙凤公司提出扩建的葡萄糖酸钠生产线被提上了日程,电力设施的配套成为项目扩建的关键。
“我们当时想在扩建的过程中同时上马热电联产项目,这样的话会为企业解决很大一部分用电成本。”孙喜亮说,“但是用热电的话,就需要省里审批。”
得知情况后,青冈县领导带着龙凤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多次踏上开往哈尔滨的汽车。
“县领导天天盯着,一次一次地帮我们递材料。”孙喜亮说,“终于在半年之后帮我们把项目跑下来了!”
热电联产项目的上马,将生产每吨玉米淀粉的用电量从250度降到了180度,吨生产成本降低了20多元钱,企业年用电节能成本降低了近3000万元,另外自发电与外购电差价节约9000多万元。按照目前龙凤公司年产140万吨淀粉计算,每年光是上述用电成本就节约了1亿多元。
在青冈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龙凤公司也从一期工程扩建到了四期工程,它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玉米深加工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中央大街”投资建厂。
2016年,青冈县通过引进了另一家玉米精深加工企业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如今,龙凤和京粮两家企业的玉米日加工量就达到了8000-9000吨,不仅使当地的玉米种植全部实现了就地转化,他们的“大胃口”还带动了明水、兰西、安达等周边地区的玉米种植。
为了满足产业园区各家企业的运输需求,青冈县政府也将这条“中央大街”进行了四次翻新,达到双向四车道。聚集在这条街道两旁的青冈玉米深加工产业仅在2023年就实现了产值109亿元。
升华这段“旋律”
创作玉米产业转型升级“新乐章”
大碴子、小碴子、棒子面是玉米粗加工的“老三样”,是“玉米之歌”最原始的“旋律”。它们在贫困的年代喂饱了我们的肚子,但要想填满玉米生产加工销售者的腰包,必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过去青冈靠种玉米出名,唱的是“面积、产量、原粮”的老调子,那么现在创作的是“强大玉米精深加工能力”的新乐章。
在这里,一粒小小的玉米无论是果皮、胚芽还是胚乳都被物尽其用;在这里,玉米油、玉米淀粉等初加工产品也作为原料,被“吃干榨净”。
在京粮公司“空无一人”的生物发酵数字化智能车间内,刚升级改造的L乳酸生产线已经投入运行,玉米淀粉在经历发酵、烘干、提纯等过程之后,摇身一变,成了能广泛应用在医疗、化妆品、饲料等多领域的乳酸。
“我们通过延伸产业链,将玉米淀粉再次加工成糖类、酸类、醇类等等来提高它的附加值,”京粮公司副总经理郑建波对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的前景十分看好,“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1-2人进行操控就可以完成。”
而像京粮公司这样先进的玉米精深加工生产线在青冈县不止一条。
近年来,青冈县聚焦生物发酵主攻方向,以龙凤、京粮为龙头,加工及配套企业发展到15户,开工建设了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等项目30多个,特别是L乳酸、赤藓糖醇项目填补全省空白。
“今年以来我们工信部门围绕玉米产业,紧盯“两重、两新”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争取来的各类资金就将近500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产线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极大助力了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玉米产业做大做强。”青冈县工业信息科技局副局长张鹏介绍说。
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青冈县的玉米产业的链条还在进一步延伸:京粮公司乳酸升级改造项目和龙凤公司缬氨酸扩产等产业项目建设相继于今年10月份已经投产,东来公司60万吨淀粉糖深加工项目预计十二月投产……青冈县玉米生物发酵产业正在迈上新台阶。
而落户当地的一位外地企业家悄悄地告诉记者;“在别的地方说‘党政部门支持’也许是客套话,而在青冈,他们真正地做到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汇合这些“声部”
推出相关产业发展的“大合唱”
在青冈县玉米产业园区里,年营业额过亿的可不仅仅是玉米加工企业。
在嘉丰塑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最先进的德国塑料包装生产线正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为周围几家玉米加工企业生产编织袋。玉米产业的兴旺吸引并带动了像嘉丰这样的配套企业。
“我们当年是在龙凤公司之后不久落地青冈,当时看重的就是这个大客户。”嘉丰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奎华介绍说,“而让我们一直扎根在青冈的原因是这里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态势和当地政府对于企业的扶持。”
作为第一家被“以商招商”到青冈的企业,嘉丰塑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长为黑龙江省最大的集装袋生产加工基地,仅2023年的营收额就达到了1.5亿元左右。
“我们现在生产的包装已经不仅限于玉米加工企业。在青冈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我们的客户还包括全省范围内的政府项目及其他行业。”章奎华说。
而企业的聚集也为青冈县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仅龙凤、京粮、嘉丰两三家企业就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
“守家待地的一个月还能挣上五六千块钱,这不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嘉丰塑业有限公司做了五六年缝纫工的王大姐对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
坚持以链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青冈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资源招龙头、以龙头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全力实施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规模化扩张,持续强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冈县引带玉米关联配套重点企业已经发展到15户,除玉米深加工企业外,还涵盖了包装、物流、牧业等多个领域。仅今年上半年,青冈县招商引资的合同资金就达到了85亿元,超去年全年9.3亿元。
青冈,这首玉米产业“变奏曲”正越唱越响亮!((记者李雪))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