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是江苏徐州邳州市的特色产业之一。从最初的一口铁锅、一把铁铲支起的传统炒货摊,到工厂化、规模化经营,历经几十年发展,邳州逐渐发展为著名的“炒货之乡”。
据邳州市工商联发布数据显示,邳州市干炒业从业人员已达10余万人,零售门店4万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额占全国坚果炒货行业销售额的15%,约400亿元。
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
“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这句话说的就是邳州炒货。邳州炒货闻名遐迩,但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邳州炒货的发源地其实是在邹庄镇。
拥有近7万人口的邹庄镇,从事炒货行业的就有5万多人,线下店铺1.2万余家,每年“炒”出来的收入超20亿元,年销售额占全国坚果炒货行业销售额15%左右。随着邳州炒货声名远扬,邹庄镇也涌现出企润食品、苏太太食品、上海万林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苏太太食品负责人陆士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邹庄镇石东村走出来的炒货师傅,他靠着炒货手艺,只身一人到苏州打拼,后成立苏太太食品有限公司,把邳州炒货品牌推向了全国,主打炒货产品20多个,主要给全国各大超市供货,年销售额在3000多万元。
今年8月1日,“第二届炒货供应链推介会”在邳州市邹庄镇举行,吸引炒货原料、产品包装等30多家厂商参展。图源:邳州发布
毫不夸张地说,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里的炒货店90%都是邳州人开设的,在扬州有80%的炒货店是邳州炒货,其中的许多炒货“网红店”在年前旺季平均每天能卖2000到3000斤瓜子,最高甚至一天能卖上万斤。
从肩挑行走到“叫卖四方”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创新,邳州炒货行业也从传统手工制作模式向机械化、自动化模式转变。
徐州企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庆新是最早一批外出从事炒货生意的村民之一。得知家乡开始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大力支持乡村发展的消息后,在上海经营炒货生意并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客户源的孟庆新决定在2010年回乡发展炒货生意。建好厂房后,孟庆新第一时间购置了新式电炒锅,利用电气化具有的能效优势,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多品种及口味的产品以更好地拓展市场。
在网络购物和直播带货的盛行下,孟庆新还投资建设了炒货电商直播园,让大学毕业的孩子带领直播团队实现了“人在家中坐、货卖全中国”的网络销售模式。
依托邳州炒货电商产业园和邳州炒货产业园“炒全国”“买全国”“卖全国”,邹庄镇将邳州炒货两头在外的现状,扭转为“由外到里,核心在我”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借助技术的更新,邳州炒货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老树发新芽”。目前,“邳州炒货”成功获批国家集体商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也为传统行业重塑新优势释放出强劲动能。
小炒货“炒”起富民大产业
2023年10月,位于邳州市闽江路的邳州炒货店“第00000号”店开业,拉开了邳州炒货行业从挑担小买卖到全国连锁的序幕。自“邳州炒货”获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后,邳州也为该品牌明确树立了“邳州炒货炒响全国”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在全国30个大中城市发展了125家授牌店,全面打响“邳州炒货”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行模式,近年来邳州稳步实施“邳州炒货”品牌创建工程,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干炒行业商会、从业者等群体的“主力军”作用,吸引经开控股集团、江苏瓜娃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金融投资公司参与,取得较好成效。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连续两年将“邳州炒货”作为年货产品重点推介。
除了成品炒货外,“炒货第一村”邹庄镇还大力发展“邳州炒货”原料种植为村集体增收,比如,邹庄镇韩家村发展瓜蒌种植,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和种植分红模式,村集体每年增收17万元。为推进一步发展,村里整合500亩土地,并与种植大户联营种植瓜蒌,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2023年,韩家村村集体收入达3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今年,韩家村计划继续扩大产业,利用瓜蒌原材料借助在外商户拓宽销售渠道,擦亮“邳州炒货”金字招牌,助力集体经济壮大。(汤心慈)
转自:上游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