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花亮相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国烟花之乡”如何玩转生意与新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02





  当地时间7月26日晚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在法兰西学院门前点燃圣火,来自湖南浏阳的特效烟花沿桥绽放,燃起一场“流动的盛宴”。


  烟花之于浏阳,既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又是产业特色和富民产业的体现,同时还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2023年,浏阳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508.9亿元。2023年2月以来,浏阳用67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拉动文旅消费超150亿元。


  7月的一个周末,潮新闻记者来到“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亲历一场周末焰火秀,走访一线烟花企业,解密这里关于烟花的生意与新意。


  “摇号”入场外地游客优先


  周末到“烟花之乡”赴一场“焰火晚会”


  烟花也能“演戏”?就在不久前,全球首档剧情实景烟花秀在浏阳上演,热门影视剧《庆余年》中范闲大婚、春闱科考、赏菊大会、诗游万里等经典场景,通过无人机与烟花的配合,在夜空中绘就经典名场面,引来不少剧迷、烟花迷涌入浏阳观赏。


  “烟花只有大、响、亮可不行,烟花剧就是要通过烟花来传情达意,让烟花成为观众感受剧情的最佳‘氛围神器’。就像剧中的诗游万里这一场景,范闲咏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时,我们搭配的烟花呈现出河水向下倾泻的画面,让观众理解这一意境。”湖南花火剧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焰火导演黄成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烟花绽放在浏阳河畔,已成为浏阳的文旅新密码。为了吸引游客持续前来,浏阳用周末焰火秀向游客发起邀约,今年已经推出13场。


  “夏季、河流和焰火的确是完美搭配。周末焰火秀的热度一直在持续增加,去年有了些名气,今年彻底出了圈,成了网红打卡地。”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唐晓冬告诉潮新闻记者,早在2004年、2014年,浏阳就曾两度官宣启动周末烟火秀,但直到2023年2月25日第三次启动这一计划,才打出了知名度、美誉度。2023年,浏阳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中位列第4。


  天空剧院是全球首个专门为欣赏烟花设计的剧场,也是周末焰火秀的举办地。7月的一个星期六,晚上7点半,记者排队检票进入天空剧院。35度的温度下,几乎座无虚席,座位上放着赠送的水、摇扇和荧光棒,像是演唱会的配置。


  “挺开心能够‘中签’进入场内,陪我来的朋友是浏阳本地人,他就没这么幸运了,现在自备了露营椅坐在场外。好在我们看的也是同样的烟花。”安徽游客易君(化名)被小红书上发布的视频吸引,星期五下班后乘高铁赶来浏阳,只为了赶上星期六晚上的这场烟花秀。


  “周末焰火秀约有八成为外地游客。”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易亮说。是浏阳人不爱看烟花吗?事实上,浏阳人之所以不进天空剧院,原因有二。一则,就像杭州人在节假日总会自觉避开西湖风景区一样,浏阳人熟悉场外观“花”的好去处,不必来凑热闹。二则,浏阳发扬“宠客”风格,通过“烟花云”报名的人数往往超出天空剧院容载量数倍,在摇号环节,先筛掉一批本地人,优先把名额预留给外地游客。


  天空剧院之外,烟花爱好者也有自己的秘密基地。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分享了打卡机位,其中,赐金滩、绿茵阳光足球场人气最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绿茵阳光足球场的视频。视频中,远处绚烂的烟花腾空绽放,近处运动员们在足球场上奔跑。记者来到视频中的地方,位于浏阳的关口街道占佳社区的绿茵阳光足球场,现场有人驱车几百上千里从湖北、四川、安徽、辽宁等省份远道而来,感受在璀璨烟花下踢上一场球的酣畅。游客何程程告诉潮新闻记者:“烟花亮起的那刻照亮了足球场,趁着大家不注意我踢进了第一个球,假装大家的呐喊声是为我加油,感觉算是‘人生时刻’。”


  凭借烟花在文旅之路上顺利“崛起”,背后有着当地政府、企业、市民的戮力同心:为了提高观赏烟花的体验感,打造天空剧院,烟花燃放间隙还设计歌舞等串场节目,以办晚会的思路来办烟花秀;每场周末焰火需要耗资数十万元乃至近百万元,但烟花企业争先报名、免费燃放,为打造这张文旅名片“用爱发电”;当地企业浏发集团推出了“烟花直通车”烟花专线,方便游客往返长沙与浏阳。


  2023年2月以来,浏阳共计开展了67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其中,周末焰火秀46场、花炮节等大型活动7场,焰遇浏阳河商业焰火14场,累计吸引游客逾43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50亿元。文旅,让烟花这个富民产业又延伸出了新的“造富”路径。


  “烟花二代”每年卖出1亿元“加特林”


  工人还能过“暑假”


  “我们这里有句话:因为浏阳有烟花,少有留守儿童、高龄失业的中年人,工人过上了拥有‘暑假(高温假)’的幸福生活。”浏阳市银洋出口烟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洋烟花”)总经理何荣强看来,烟花就是浏阳人的印钞机和自信心,自家企业的400余名员工中,95%以上为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约为6万元。


  浏阳是“中国烟花之乡”,既是中国百强县,又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超60%、全球出口超70%的花炮(烟花、鞭炮)都产自这里,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431家,具备燃放资质的企业66家,产业集群带动从业人员超30万人次。在当地人眼中,花炮就是浏阳的产业晴雨表。


  烟花产业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意文化。浏阳市的大瑶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炮及原辅材料集散中心,70%的居民是烟花从业者。在这里,一批“烟花二代”接棒之后,从产品研发和营销策划两个方向发力,用创意将传统产业带入新的赛道。


  走进位于大瑶镇的浏阳国际花炮商贸城,各种小型烟花产品琳琅满目,其中让人最“眼熟”的莫过于近年公认的烟花圈“顶流”——“加特林”烟花。据多位采访对象介绍,“加特林”烟花正是从浏阳走出的明星产品,因射速快、火力猛,燃放效果类似加特林机枪,才有了这个名字。


  何荣强告诉潮新闻记者,“加特林”的原型是出口欧美的产品“百花魔术弹”,因燃放时红、绿色的火光交织如百花盛开而得名,但20多年始终在市场上不温不火。2018年前后,浏阳一家烟花企业沿用“百花魔术弹”的思路,用数十支连珠吐珠类烟花做成“组合烟花”,加强了火力,颇具视觉冲击力。


  在银洋烟花展厅,摆放着17种“加特林”。产品包装上附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预览燃放效果,粉色、蓝色、绿色等不同颜色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我们公司每年3亿元的营业额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加特林’。”何荣强介绍,当地有企业甚至能生产上百种“加特林”。


  何荣强正是一名“烟花二代”,2019年正式“接班”。当时,由于各地出台禁限放令,花炮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很多企业不得不转行。何荣强拒绝转行,但坚持转型。他选择主营城市烟花,将使用场景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和城市燃放场景开始全面革新产品,同时更新包装,外观讲究新颖时尚,一扫烟花“塑料纸里透出土味包装”的旧形象。


  潮新闻记者走访多家烟花企业观察到,如今浏阳的烟花包装以橙色、玫色、蓝色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为主。


  “这其实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的年轻化转型,成本上其实差距不大,主要是思维上的革新。”何荣强补充道,“有一家开始尝试之后,其他企业看着创意不错也会效仿,没有人‘创意垄断’,这就是浏阳人的团结。有好点子大家一起用,‘外卷’开拓市场、提高技术而非‘内卷’盯紧同行。”


  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浏阳烟花企业“卷”产品的新方向。近年来,浏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成功研发出微烟无硫发射药、微烟引线等新技术新产品,并加快推进机械化制造、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建成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生产线20条。其中,中洲烟花实现组合烟花生产全自动化,使设备做到人机、人药完全分离隔断,减少涉药工序人员90%以上,节约涉药工序用地80%以上,产能比传统工艺大幅提高。


  浏阳人每年在国内外燃放烟花1800+场


  谋求转型,让烟花升级为文化产业


  浏阳正在试图把烟花的巨大流量汇集到城市的文化名片上,将烟花从工业品升级为基于优质人才和创意的文化产品,让烟花产业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其实全世界都有浏阳烟花,只是很多时候名气在业内,而观众只需要享受烟花就好。”黄成在电话采访中告诉潮新闻记者。


  事实上,浏阳烟花的“朋友圈”甚是广阔。无论是迪士尼、方特等乐园,还是绚烂的卡塔尔世界杯闭幕式、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等国内外重要活动,乃至热搜上的贵州村BA决赛上的烟花秀、绽放在大西北的敦煌烟花,背后的氛围组担当,都有着“浏阳身影”。


  正在进行中的巴黎奥运会,也有部分烟花来自浏阳。来自浏阳的湖南孝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事各项环节中,将使用近百台飓风喷花机及其他特效产品。孝文科技研发的无火药烟花已远销欧美,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浏阳团队在国内外燃放各种规模烟花1800多场。2024年仅春节期间,浏阳就送出烟花“外卖”540场。


  何荣强和当地其他几家企业一起免费赞助了今年的贵州村BA总决赛,在他看来,“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我们。”他认为,赞助一场比赛就像“秀肌肉”,借助比赛的流量,既是为自家企业打出广告诚邀合作伙伴,也为浏阳烟花扩大影响力邀请现场观众前来自己的家乡观赏。


  “蹭”短视频流量,曾让浏阳“烟花二代”数次获益。业内人士认为,短视频的推动当属浏阳烟花提高知名度的最强推力。几年前,“加特林”在互联网上的走红实现了烟花企业和一线消费者的双向互动,带火了商品更让企业有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渠道。如今,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成了最佳“种草机”,让浏阳河畔的烟花出了圈,引来超过400万游客前来体验中式浪漫。


  占据国内外烟花市场高比例份额的浏阳,如何将烟花工业品升级为文化产品,既是难题,也是必答题。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时代大势。”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在选择文旅“引流神器”上,淄博选择了烧烤,天水选择了麻辣烫,哈尔滨选择了冰雪,而浏阳的选择是烟花,这正是浏阳成功瞄准内外市场需求,挖掘本地资源文化资源潜力,找准产业定位,成就“小城大业梦”的好切口。


  唐晓冬向潮新闻记者介绍,虽说游客因烟花而知道浏阳,但浏阳还是中国蒸菜之乡、千年古县、花木之乡。论吃,有着田小狗、蒸浏记、浏阳院子等特色餐饮品牌;论玩,贯穿全年的油菜花节、杜鹃花节、漂流节、露营节、嗍螺美食节都值得一去。


  浏阳当地不少烟花行业从业人员也期待烟花持续“出海”,成为文化输出的金名片。


  湖南浏阳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数月前被命名为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拿下烟花行业首个文化产业类“国字号”荣誉。


  “目前外贸占公司销售额约40%,仍以产品销售为主。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邀请团队提供设计、产品、执行等全套落地服务,其他国家倾向于从东信购买产品,但创意设计仍由他们自己策划。”东信烟花总经理钟娟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已组建东信烟花研究院,期待在创意设计方面能早日实现烟花行业“人才出海”。


  黄成近些年带领团队去过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地进行焰火表演,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夜空上,点燃了“中国风”的烟花艺术。


  “去年10月,花火剧团为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市750周年庆典送上烟花表演。当天城市万人空巷,烟花绽放之时,茉莉花、浏阳河的音乐也在城市上空响起,不夸张地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时刻。”在黄成看来,每一次带着作品踏上异国,都是对他又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承载着“中式浪漫”、独属于浏阳的烟花文化IP最终又会落子何处?这座小城还在探索,它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转自:湖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