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之乡”茂名绘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乡村振兴势头劲 特色产业促共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15





  殷殷嘱托


  ●这里是荔枝之乡,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向新行


  创新开设“柏桥讲堂”,以学思践悟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荔枝大年丰产又丰收,果农普遍增收20%,“荔枝之乡”声名远播;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市2县7镇59村被列为全省典型……一年来,茂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紧紧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在粤西大地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建思想阵地


  “柏桥讲堂”累计培训4.4万人次


  合作社社员如何参股?联农带农机制怎么建?农业生产如何规避恶劣天气影响?入夜,2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党员干部围坐在高州市采鲜园果蔬合作社社长林常珍身边,向她讨教农业“致富经”。


  “土专家”当讲师,在柏桥村已是常态。


  2023年5月,茂名依托当地国家级荔枝产业平台和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等现有资源,创新开设“柏桥讲堂”,旨在打造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思政讲堂。


  在荔枝种植园,邀请致富带头人和党员群众代表等现身说法,分享农业生产经营经验理念;在中国荔枝博览馆,通过VR沉浸式感受荔枝的历史文化,体验荔枝种植过程;举办“柏桥论坛”,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不断凝聚基层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看、听、品、走、问”融合的学习活动,让学员在沉浸式、开放式的体验中,感悟乡村振兴路上的“柏桥实践”。


  去年以来,“柏桥讲堂”还先后与广东省委党校、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共同打造教学基地,开展联学共建,为各地各领域各行业提供“点餐式”培训服务。


  “过去一年,我们还相继开展‘千名村书记话振兴’‘柏桥夜话’等系列活动,持续激发乡村振兴的新灵感、新思路。”“柏桥讲堂”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讲堂从田间地头开到了生产一线,成为当地开展联学共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截至目前,“柏桥讲堂”已开展培训班(活动)逾890个,累计培训4.4万人次,吸引全国各地50多万名干部群众前来观摩学习,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茂名将聚力实施“感恩奋进六大提升行动”,包括“柏桥讲堂”提升行动、“融珠入湾”提升行动、支持高州提升行动、“荔枝之乡”提升行动、建筑业提升行动、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


  强特色种植


  “土特产”撬动百亿产业链


  柏桥村荔枝种植面积占全村土地的87%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


  如何持续提升茂名荔枝产业竞争力?


  以科技赋能特色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地用实践给出的答案。记者了解到,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就坐落在柏桥村,目前汇集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肩负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科技创新与展示的功能。


  “资源圃已有2300棵杂交育种荔枝树苗,接下来还将有近700棵树苗进园落地。”谈起下一步工作计划,当地技术专家赵俊生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一种特早熟优质荔枝品种,帮助荔农增产增收”。


  数字无言,数字最有力。2023年,茂名荔枝产量超62万吨,荔枝鲜果销售收入约90亿元,果农普遍增收20%。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持续加强供产销无缝对接,助力“土特产”走出去。


  建成全省首个单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支持行业协会、企业和合作社利用电子商务加强营销推介;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资源整合;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拓展“地头直播”推销等新型社交电商渠道……近年来,茂名深入实施“数字兴荔”战略,不断织密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荔枝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成为茂名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去年以来,茂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念好“土”字诀,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高凉菜)等当地独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让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走向全世界。


  一子落地,满盘皆活。目前,茂名已形成荔枝、化橘红等2个超百亿元,其他4个超50亿元的产业矩阵。


  让更多茂名“土特产”走出广东、走向世界,离不开完善的品牌建设。去年底以来,茂名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期待以一场信用体系变革,为特色农产品跃升注入“关键变量”,助力更多“土特产”成为“茂优品”。


  促城乡协调


  县镇村绘出发展新图景


  空中俯瞰,建设中的服务区宛如一朵盛开的荔枝花瓣,优雅地向四面八方舒展——这是包茂高速茂名段广东首个“荔枝”主题特色服务区改造提升现场。


  去年以来,茂名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等短板弱项,推动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在信宜市钱排镇,“山水双合”和“李花谷”等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改变了乡村样貌,也带动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在共同经营中共享收益,日子越过越甜。


  “引入‘市场逻辑’,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强镇兴村,可以大大激活深山里的自然优势资源。”钱排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11月,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一名外地干部在钱排镇调研时感慨:“这里不占地理上的优势,但发展建设得非常好。我们也有与之类似的地方,却未曾想到可以这样规划发展。”


  如今,“政府投基建、企业布业态、市场管运营”的“双合模式”,正成为茂名重塑乡村价值的一个样本。


  过去一年,茂名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推动县镇村价值重塑,全市2县7镇59村被列为全省典型。这背后,是茂名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久久为功。


  乡镇是“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镇域能级,美丽圩镇建设是重点。


  茂南区金塘镇原本逢农历“一、四、七”开墟,但位于茂南区金塘镇的簸箕巷特色商业街建成以来,当地几乎“天天都是墟日”。人多的时候,当地镇机关、学校大院对外开放停车,派人引导群众有序“趁墟”。


  油城墟是茂名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打造的六个示范墟之一,发挥着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截至去年底,金塘镇通过出租微加工厂、土地流转、农村电商、带动就业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45万元,带动周边近7000人就业,帮助农民增加二产收入超3000万元。


  如何盘活农村资源,改善乡村风貌?一年以来,茂名通过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累计完成10万户农房微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98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美丽宜居村”超70%。


  眼下,茂名又紧紧抓住高州成为全省首个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命名的改革创新实验区、非珠三角地区首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蹄疾步稳做好实验区顶层制度设计,争取实验区政策早落地、早见效,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


  点位回访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


  荔枝红了 日子甜了


  “还有两个月荔枝就上市了。今年一定要在荔枝销售季大干一场,全力以赴助荔农增收。”3月底,荔枝树尚在开花季,柏桥村一家荔枝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何达为却已经忙到“停不下来”。他正一边和全国各地经销商洽谈荔枝预售事宜,一边加紧储备冷链运输设备。“目前已接到上海经销商的第一笔订单,共5万箱25万斤!”


  这是柏桥村干部群众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生动缩影。过去一年,当地不断加强荔枝种植和保鲜技术攻关,持续延长荔枝产业链、开发贡园荔枝主题文旅线路,描绘出一幅荔乡乡村振兴新画卷。


  荔枝低温保鲜或可达40天


  不久前,根子镇荔枝赏花叹蜜游活动如约而至,不少游客身着汉服走进位于柏桥村的贡园,在荔枝花海之间刮起一阵“国潮风”。


  “千手观音”“五马归槽”“力士回首”……在贡园,每一棵古荔枝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并标注了品种、名字、树龄,拿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得古树的详细信息。古荔树守护人何树志介绍,如今守护古树成了全民共识,除了古树守护员,还有不少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更有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帮助千年古树继续造福于民。


  如何让古荔枝树“老有所依”?去年10月,茂名首部古荔枝树保护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强调在果品品牌建设、人文价值利用、优良基因利用等方面,加强对古荔枝树的宣传利用。


  科技赋能下,柏桥村的荔枝特色种植业也在“生强枝”。


  去年,茂名引进国家级科研团队,帮助当地突破荔枝保鲜技术的瓶颈。“贮存20天后好果率仍达到99.8%,使得我们的荔枝畅销全国乃至海外,价格也提高了30%以上。”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说。


  不到一年时间,保鲜技术或将迎来新突破。


  “预计荔枝低温保鲜可达40天,平均一斤荔枝智能气调保鲜膜成本只要几毛钱。”不久前,一场荔枝保鲜产业人才交流座谈会在柏桥村举办,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凯军把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了会议现场。


  “如果这项技术能在市场应用,那茂名荔枝卖到全球都不成问题!”新技术的出现,让来自荔枝种植、销售一线的与会者倍感振奋。


  主题民宿等新业态相继涌现


  一颗小小的荔枝果,还在持续释放“大能量”。


  聚焦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当地不断延长荔枝产业链:荔枝干、荔枝蜜、荔枝米酿……在柏桥村“线上+线下”橱窗里,荔枝加工品琳琅满目、销售火热。


  对柏桥村村民而言,在每年荔枝销售季“连轴转”已是常态。但今年,即便是农闲时节,也没有人真正“闲下来”。


  春节后,柏桥夜市建成投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据中国荔枝博览馆数据,当地2023年接待游客数量达6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越来越旺。


  农村美了,游客来了,致富路也多了。去年底,村民张炳芬和兄弟把旧的荔枝楼改建,办起一家岭南风格的民宿。才开张1个月,就接待了10多名来自浙江的自驾游旅客和一批批“柏桥讲堂”外地学员。


  “以前的荔枝季,收购商都在家里住,打地铺的都有。现在电商起来了,我们可以发展民宿,吸引更多人了解荔乡、来到荔乡。”张炳芬说。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也让越来越多人分享发展的红利。荔乡凤、怀乡鸡、化州橘红……去年9月,柏桥农创园特色商圈正式开业,不少茂名本土品牌商家看中了这里的人气,纷纷进驻。


  荔枝主题精品酒店、民宿相继开放,荔枝特色餐饮美食街开街,根子河畔乡村夜市人气鼎盛,荔枝邮局里文创周边销售火爆,自驾露营、亲子研学等业态涌现……如今的柏桥村,乡亲们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依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过上甜蜜蜜的日子。


  一线践行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


  村里的变化让我信心满满


  最近,在“中国荔枝第一镇”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漫山遍野的荔枝树已经挂出小果。对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而言,这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过去一年,村里发生了不少变化。”何霞介绍,去年柏桥村新建了一条沥青主干道,贯通了周边3条自然村,可以直通中国荔枝博览馆。此外,新铺设约2公里的黑底化村道,新增102个车位,不仅吸引了游客,更方便了荔农运输。


  荔枝产业是柏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这些年,通过延长产业链,深耕特色产业发展,当地“千年荔枝”品牌正持续出圈。


  展望未来,如何继续吸引消费者关注,扩大影响力?


  顺着何霞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间岭南院落风格的房屋坐落在村道旁,灰檐白墙,古色古香。“这是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刚开张就接待了好几批游客,引得村民邻居纷纷效仿。”她说。


  开辟文旅赛道并非易事。客流从哪来?管理模式如何更规范?淡季客流瓶颈如何突破?起初,一系列问题摆在何霞和村民们面前。


  转机发生在去年12月。当时,柏桥村成立了强村公司——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高州市相关部门对接下,强村公司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经营工作。”何霞说,荔枝季马上要到了,我们正谋划多盘活几家民宿,迎接更多的客人。


  如今,村里的民宿白天接待一批批研学团,傍晚又在夜市支起一个个摊位,人气越来越旺。


  距离荔枝上市还有两个月,眼下何霞最关心的是继续拓宽销路,帮助荔农增收。“今年是小年,荔枝的产量预计不及去年。”何霞介绍,小年荔枝产量低、价格高,需要制定更精准的销售计划。


  不久前,“柏桥讲堂”提升行动打造的新品牌——“百人课堂”开讲,首期就聚焦涉农电商主题。“通过接地气的培训,可以让更多学员在田间地头碰撞思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何霞说。


  “看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的心里更有底气了。”何霞表示,在柏桥村的这两年,她不断从泥土中汲取“养分”,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与担当,“村里很多的工作才刚起步,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全力以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孟健 刘栋铭 刘俊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