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12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综合窗口”改革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起到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优势,推动“综合窗口”改革落地见效。省、市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了分领域或无差别“综合窗口”,正向县、区政务大厅延伸。以山西省政务大厅为例,2023年底实施改革,在各省直进驻审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36个部门单设的39个政务服务窗口整合为15个综合服务窗口,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
据介绍,综合窗口相比较原有窗口,有五个方面的具体变化。一是窗口服务更规范,统一配备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收件审查、结果送达、自助办理、“办不成事”反映等全流程“保姆式”服务,真正体现办事有速度,做事有温度。二是办事流程更透明,窗口工作人员严格履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三是服务效能更突出,大厅51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重塑窗口业务流程,与各进驻审批部门建立高效流转、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以往需要在不同部门窗口分别办理的业务,实现了一窗办理,切实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四是窗口配置更优化,综合窗口解决了各进驻审批部门分设窗口时忙闲不均、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大厅窗口运行、管理和服务方面效能更高。
山西省在实行“综合窗口”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厅服务队伍由“单一”业务型人才转向“综合”服务型人才,微笑服务、帮办代办、倒杯水等主动服务,以及延时服务都得到更好执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其次,“受审分离”各司其职,窗口按标准清单进行接件、审查,把好“入口关”,后台入驻部门聚焦审批,更专注更专业。第三,群众满意度更高,依托综合窗口实行对审批流程全程跟踪和督办,不断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预期。通过线上线下“好差评”,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对窗口服务进行全量回访,建立受理、转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群众办事满意度不断提高。(记者 刘自昌)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