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重工业基地,山西省临汾市长期面临产业结构偏重、环保压力较大等发展困难。通过系统谋划产业转型,临汾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使市域经济迸发新的活力。
交出“快”字当头成绩单
刚一开年,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就忙得团团转。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两部手机响个不停,“紫光产线落地推进群”“临宜环保产业园施工进度群”等几个微信群不时闪现未读信息,他一边在电话里帮企业协调解决困难,一边在群里了解项目进展。
干部快节奏状态的背后,是一份“快”字当头的成绩单。去年26项主要经济指标及细分指标中,临汾有16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其中GDP增速7.6%,不仅在全省居首,而且在中西部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新动能在加快培育。临汾去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5%和42.2%,均远超规上工业增速。
“这份成绩首先源于系统谋划。”临汾市委书记李云峰说,临汾根据区域特点划出沿汾、沿黄、沿太岳三大板块,沿汾属平川区,人口密集,污染扩散条件差,正逐步腾退“两高”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信创等新兴产业;沿黄生态脆弱,以农文旅融合、清洁能源为主;沿太岳地势高,主要打造先进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
“思路一清晰,大家就知道怎么干。”临汾市发改委主任张瑜庆说,目前临汾已形成了产业、园区、县域、板块、市域五级支撑体系,全域全面推进转型。随着焦化企业搬迁升级完成、新兴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新动能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塑造市域经济“升级版”引擎
位于临汾古县的山西盛隆泰达新能源公司智控中心里,一块超大屏格外显眼,设备运转实时画面、生产监测数据、人员定位、排放管控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只需手指轻点,就能对焦化生产进行全程控制,实现“一键炼焦”。
“经过智能化升级,公司生产岗位员工从过去的1500人缩减至300人,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升,能耗和排放减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公司董事长赵业明说。
盛隆泰达是临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缩影。临汾市工信局局长常立智说,近年来临汾加快推动煤炭、焦化、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智能设备更新和数字技术改造,延链提质,持续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全市目前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9%,焦化先进产能达1103万吨,市域内4.3米焦炉全部关停,炼钢先进产能占比100%。
凭借抢抓承接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全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总部在成都的临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临汾产业升级的需求,投资25亿元建设光伏产线。负责人张纹彬说,中西部市场广阔,成本更低,公司在临汾设厂后,银浆、玻璃、边框等配套厂商也在陆续洽谈进驻,光伏产业链雏形初现。
结合本地降碳、减污需求,因地制宜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山西尧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瞅准临汾推动工程车新能源替代的商机,在当地开展“油改电”业务,一台柴油装载机改为锂电池驱动后,一天就能省下1000多元的油钱,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受到市场欢迎。
临汾还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紫光、百信等信创企业纷纷落户,一台台国产电脑整机下线。百度智能云(山西·临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已培育起千人队伍,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标注基地之一。在临汾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政务应用系统上“云”正加速推进,数据更好为政府帮忙、替群众“跑腿”。
“要做到满眼都是活儿”
临汾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城市品质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干部队伍的担当作为。
春节期间,修葺一新、活动纷呈的贡院街成为“网红”地,吸引十余万人来打卡。通过多年的城市“双品质”建设,临汾的城市“颜值”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越来越有人气。“一次遇到两个乘客,在外读书,七八年没回家了,车子开到向阳西路时,她们问我这是到哪儿了,完全不认识了。”出租车司机王勇说,“这就是我们临汾的城市变化。”
为打造“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临汾市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审批事项对标全国最短,182项常办事项中124项已达最短;干部与企业家常态化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启动“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专项行动,弥合巩固政企间的信任。临汾经济开发区中联恒创项目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办结仅用37天,侯马经济开发区百达金刚石项目从对接到签约仅用了10天。
“临汾是‘干’出来的。”临汾市委政研室主任亢思潮说,通过树立凭实绩、凭实干、凭能力的用人导向,临汾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个队伍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记者赵东辉 马晓媛)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