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山西各地文博景点游人交织,热闹非凡。不少游客的春节假期行程单上,“逛博物馆”已是必选项。有的游客带着孩子来博物馆参加社教活动,体验剪纸、糖画等年俗活动;有的游客与好友结伴到博物馆观展品、听讲解,了解中国“龙文化”;还有的游客走进博物馆,参与文化活动,“寻龙”打卡,体味别样年味。
“去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然成为百姓崇尚的新年俗、新风潮。而“文博热”背后,是不容小觑的文化消费活力,是绵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量,更是山西文博事业蒸蒸日上的最好证明。
省博年味足 超16万人次感受文明
“先在模型板材上塑形,然后雕刻纹饰、上色,这样青铜器义尊的模型就制作好了。这可比涂鸦石膏画有意思,还能学到青铜器的铸造、分类、纹饰、礼仪功能、铭文等知识。”在山西博物院,报名参加“寻铜记——筑梦青铜”青铜模型制作活动的大二学生江宏说。
“寻铜记”系列活动是山西博物院在龙年新春推出124场教育活动之一。围绕青铜这一系列,山西博物院还开展了 “探秘青铜”青铜元素流麻卡牌制作、“古人的复印术”青铜铭文拓印体验等体验活动。游客在互动体验环节中,可以选择流麻、咕卡、火漆印章等装饰风格,制作出具有大河流金展览元素的青铜流沙卡牌;也可以用传拓工具将宣纸、墨覆于特别定制的晋侯稣钟拓版上,将上面的铭文和纹饰“拷贝”下来,制作出一张晋侯稣钟的拓片。与此同时,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教育员还围绕与青铜器相关的关键词,层层解密,为游客揭开青铜器的文化密码,让游客体验一次独特的青铜博物之旅。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山西博物院推出了 “博物馆里过大年”百场系列教育活动,还有六大展览迎春、百件文物登场、百款文创上新,邀省内外游客一起印年画、拓铭文、奏古乐、绘山水、探秘行……2月10日至17日,超16万人次在山西博物院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验博物馆带来的浓浓年味儿,共度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春佳节。
太原文博热 百馆百展百花齐放
晋祠博物馆接待游客128618人次;太原市博物馆接待游客43568人次;作为太原市第100座和第101座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和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在开放后的首个春节假期里,游客数量分别达到10284人次和12137人次……今年春节,太原“文博热”持续升温。
结合春节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太原市文物局各直属单位共推出101项线下文博活动及45项线上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物景区、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游客524683人次,2023年同期为132478人次,今年同比增加392205人次,增长296%;实现门票收入7210414.5元,2023年同期为1148152.5元,今年同比增加6062262元,增长528%。
太原市博物馆推出“太博年货节”“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并以生肖龙年为主题,推出做龙灯、编竹龙、剪窗花、拓祥印、写春联等多样年俗活动,为新年增添浓浓年味。90后游客张先生在太原市博物馆参加了“龙年红包”打卡活动。他汇集了博物馆里的“龙元素”后,向工作人员核实并领取了一份颇有纪念意义的红包。拆开红包后,他很是激动。原来,里面装有一张博物馆特制的明信片。张先生从小就有“集卡片”情怀,“这趟博物馆之旅真是不虚此行,太有收获了”!
春节前夕,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一眼千年”展厅前,来自文瀛雅乐社和竹里国乐团的乐手,将埙、古琴、琵琶、箜篌、笛子等乐器演绎出《敦煌》《一眼千年》《春节序曲》,为市民和游客送福。这是民族室内乐作品《一眼千年》首次演出,该作品由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闫晋创作。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介绍,举办“一眼千年,梦回北齐”音乐会,是希望借还原壁画中《宴饮图》的乐器元素,让古老乐器“走出壁画”,带领观众感受千年之前的空灵音乐。
此外,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还以“龙”重登场为主题推出了新年系列活动,邀请民众聆听穿越千年的新春音乐会,制作龙头帽子、翻花龙、龙年剪纸,体验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传递春节气氛。
南北文化浓 主题活动“龙”重登场
“彩绘龙盘将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巧妙结合,被称为 ‘华夏第一龙’,它的精美绝伦之处在哪?我们一起去打卡!”在临汾市博物馆,讲解员吴雅楠手拿直播设备,通过细致的讲解,让直播间里的“粉丝”开启了“云游”博物馆之旅。
今年春节,全省各博物馆诚意满满,主题展览活动纷呈,讨论参与热度不断提高。大家不约而同齐聚博物馆,开启了与文明的时空对话。
临汾市博物馆融汇古今,在春节期间推出了 《似火青春—八路军学兵队回顾展》《如银岁月 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展》《迎新年—中国龙文化非遗剪纸精品展》。同时,还有非遗互动表演和观展答题寻宝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为进一步加深市民和游客对中国传统龙文化的认识,大同市博物馆举办了 “龙壁之城话龙年——大同龙年生肖展”。各种与生肖龙相关的文物和饱含龙年祝福的工艺品,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大同市博物馆总馆和分馆还策划了18场社会教育活动,一系列与中国传统龙文化相关的舞龙灯、印龙章、画龙图、插龙桶等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呈现出龙味十足的文化年。
今年春节假期,阳泉市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 龙年非遗游园会”新春系列社教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争相前往。在博物馆社教区,前来投壶、拓印、剪纸的市民络绎不绝,孩子们则通过“时光邮箱”在特殊时间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阳泉市民王晓燕说:“第一次在博物馆‘过年’,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春节过得非常有意义。”
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形式不仅彰显了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还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体验。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我省将推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延长开放时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便利化水平。
饱览文物真迹、享受文化盛宴,“文博游”已然成为潮流时尚。“文博热”的持续升温,也更加彰显了山西文化自信,为山西发展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塑造新兴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新动力。
转自:山西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