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山西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3





  “1-10月份,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平稳运行,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11月20日,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复苏、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增势良好,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能源保供扎实推进


  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3.3%,非煤工业增长5.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9%,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从产品看,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省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中,原煤、生铁、钢材、原铝、发电量、光伏电池、非常规天然气等产品产量延续增长势头。


  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60.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6%,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6.8%,均快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


  能源保供扎实推进。全省持续加大生产力度,实现了煤、气、电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全省规上原煤产量112846.5万吨,增长5.1%;规上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增长9.4%;发电量增长4.1%,其中外送电量增长8.4%。


  用电量、货运量较快增长。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1%,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1%;公路货运量增长13.0%。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


  1-10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1%。


  施工项目数量稳步增长。全省施工项目个数增长3.8%,其中亿元项目个数增长3.0%。


  商品房销售保持增长。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917.8万平方米,增长5.5%;商品房销售额1309.6亿元,增长6.9%。


  1-10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3.9亿元,增长4.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00.7亿元,增长3.7%。从主要商品零售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全省限额以上日用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5%、4.1%。绿色消费涨势较好,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7.0%,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43.4%。从城乡看,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24.4亿元,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6.3亿元,增长3.4%。从消费形态看,限额以上商品零售2145.3亿元,增长3.1%;餐饮收入155.4亿元,增长13.1%。


  旅游市场持续回暖。1-10月份,全省重点监测景区的接待人数7596.8万人次,增长1.6倍;门票收入25.6亿元,增长2.1倍;经营收入43.4亿元,增长1.9倍。


  财政收入小幅下降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


  1-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7.2亿元,下降0.8%。其中,占比75.5%的税收收入下降5.5%,占比24.5%的非税收入增长1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30.1亿元,增长10.0%。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6亿元,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3.0亿元,增长36.6%。


  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712.6亿元,比上年同期末增长8.8%,比年初增加406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679.4亿元,增长11.5%,比年初增加3975.4亿元。


  1-10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3%,衣着类上涨0.2%,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


  1-10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2.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8.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2%。


  报告指出,当前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全省上下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系统谋划和决策部署上来,把握好经济恢复的关键阶段,抓好政策举措落实显效,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统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王蕾)


  转自:山西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