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 千亿资金作保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8





  一川清流,两岸锦绣;千里画廊,天地大美。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我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核心任务。山西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部署要求,着眼建立权责清晰、实施有效的财政保障机制,制定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资金筹措方案》《“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和《“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资金监督办法》。至此,财政保障“1+2”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对工程项目从资金筹措、绩效管理到财政监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筹得到、用得好、出成效。


  千亿资金如何筹措


  “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包含28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046亿元。


  工程资金筹措方案聚焦工程项目面临的投资需求较大与现有预算覆盖不足、市县项目集中与基层支出压力较重、工程推进高效与绩效监管滞后等突出问题,从目标任务、基本原则、项目类型、筹措机制、资金保障、工作要求等六个部分,分类提出财政资金保障的指导性意见,全链条解决资金“由谁出、怎么出、如何管”的问题。


  该方案在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要求,综合考虑责任主体、实施区域、受益范围等因素,按照全省域重大影响、区域层面较大影响、市县辖区局部影响的层级,将285个项目划分为省级事权、共同事权、市县事权三种类型。省级事权类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6亿元;共同事权类5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328亿元;市县事权类228个项目,估算总投资692亿元。


  该方案建立了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大省级投入力度、强化市县支出责任、加强债券资金保障、吸引金融资本进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六大资金筹措机制。


  省财政厅强化牵头抓总作用,对省级事权类项目承担全部支出责任,对共同事权类项目承担整体投资额30%-50%的支出责任,对市县事权类项目给予整体投资额10%-20%的奖补支持,积极争取专项债并细化引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路径,鼓励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拓宽筹资渠道。


  资金绩效如何保证


  按照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建立起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链条,对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覆盖到用于工程项目的所有财政性资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债券资金、银行融资、社会投入等资金。


  工程项目都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工程项目入库、安排预算的必要条件;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强调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运用,通过全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工程项目纳入财政重点监控范围,由以往的年中一次监控改为按季度进行监控,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资金监督如何实施


  项目资金的监督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市、县(区)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资金的监督工作。其中,日常监管由财政资金管理内设机构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专项检查由财政专职监督机构负责实施。


  主管部门对项目审批审核等进行日常监管,用定期检查的方式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资金使用单位履行项目管理主体责任,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监督。


  工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财政及主管部门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既是重大政治工程、生态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民生工程。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财政部门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按照“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增投入、建机制、谋创新、求实效,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马永亮)


  转自:山西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