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商银行:寿光人民自己的银行


——弘扬“大挎包精神”山东行系列报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孟庆贺 李宏迎    时间:2021-08-18





【编者按】位于济南转山西路一号的山东农村金融展览馆里,存放着一件年代久远的粗布挎包,在布满补丁的挎包表面,原来绣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似乎在静静讲述着曾经难忘的历史。

挎包的主人叫李金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山东苍山县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一位“农信人”。从事农信社工作27年的他,因常年背挎既存款又贷款的“大挎包”走乡串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大挎包”“百事管”和“贴心人”。

在新中国建立早期,这位“脚踏乡村土,服务三农事”的李金玉受到广泛赞誉,成为“全国金融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他的精神也因此被赞作“大挎包精神”。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乡村振兴也在新时代展现出农村发展的新生态。

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提出了新要求。怎样应对新要求,成为奋斗在三农一线的金融工作者的新课题: 农村金融工作能否回归本源和初心?当年的“大挎包精神”还能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农村新生态背景下,“大挎包精神”又该如何继续延伸?

在中国银保监会山东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周刊等中央媒体,组成弘扬“大挎包精神” 联合采访组,深入山东农村对各地涉农金融单位进行了一线采访,并将对形成的系列报道陆续刊发。今天刊出:《寿光农商银行:寿光人民自己的银行》。


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解决方案,用金融的力量服务“三农”是寿光农商银行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和家国情怀,也是作为寿光人民自己的银行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


寿光农商银行成立于2009年3月,目前注册资本17.33亿元,全辖共有64处营业网点,干部员工852人,先后在天津华明、安徽芜湖等地设立10家村镇银行。


2019年来坚持“做小做散”“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探索推进了以整村授信、城区市场拓展、厅堂营销、社区营销为主体的转型发展战略。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从老百姓关心的细节入手,将银行的金融服务与对客户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温度、有品质、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image.png


推进网点转型,打造“智慧银行”

延伸厅堂服务触角,网点改造全面完成,“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寿光农商银行为64家网点安装穿墙式智慧柜员机142台,配备移动设备120台、厅堂PAD96台、即时制卡机25台、智能叫号机64台,智慧柜员机业务替代率最高达到近90%,有效释放柜面业务生产力。


一台移动设备就是一个金融营销小分队。配备移动设备120台,由客户经理和内勤人员组成的“1+1”移动厅堂小组,随时携带移动设备开展外拓营销,推动网点转型从“高柜转低柜”升级到“厅堂内转厅堂外”。并借助“村村响”大喇叭及网点音响,定期向村民公布“移动厅堂”营业时间,提前进行客户预约,提高服务效率。


寿光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自助型网点建设,现已建成15个,未来辖内所有分理处网点将全部转型为自助型网点。先后引入“不动产抵押登记窗口”“企业工商登记代办窗口”等政银合作项目,丰富了服务场景,扩宽了获客渠道。


image.png


简化贷款手续,打造“快银行”

充分运用政策工具,解决经济主体融资贵难题。在全行组织开展“百行进万企”“首贷培植”“企业金融辅导员”等活动,深入各行各业,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规划,灵活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客户全部落实“无还本续贷”。


优化服务创新产品,提升信贷服务效率。组织人员梳理贷款审批及发放流程,减少放贷时间,各项贷款发放只需要4个环节,同时,积极推广线上办贷和“无感授信”,强化纯线上贷款产品“菜乡e贷”的营销力度,满足小微贷款“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最大限度压缩获贷时间。


image.png


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暖银行”

在当地台风洪灾中,该行组织全员积极参与群众转移、包村救助和大走访活动,并组织捐款52.6万元。灾后重建中,承担了全市全部救灾贷款发放任务,并开拓性的提出了“向不良户伸出橄榄枝”的思路,将不良贷款清收同信用修复和贷款营销相结合,用我们的诚意,消除不良户的恶意,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将793户还款意愿良好的不良户转化为信用户。疫情期间,组织向各镇街道、121个城区小区捐赠84消毒液原液21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寿光农商银行借助整村授信、文明信用工程,大力推广纯信用贷款,目前信用贷款3.03万户、53.02亿元。手机银行客户覆盖率达到57%,电子银行替代率最高达98%,全省排名第一。在潍坊农商银行系统2021年上半年经营管理综合考评中,排名全市第1名。


纠错热线:0531-83122110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