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30余项成果在田间应用,自主品种在全国15个省(区、市)推广……近日,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通报了联合实验室10年建设成效。
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两者开展科技合作已有30多年。2014年,双方共建的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2020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纳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序列。
10年间,联合实验室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红肉猕猴桃资源占据全球的90%。以红阳为代表的红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全国15个省(区、市)推广应用累积约120万亩,占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的30%、四川的70%。四川成为世界最大红肉猕猴桃生产基地。
在新品种推广方面,四川猕猴桃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实现从总体跟跑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并授权11个国家种植相关猕猴桃品种3500公顷,提高了中国猕猴桃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创新方面,联合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外创制出抗溃疡病四倍体红肉猕猴桃育种材料,解决了目前红肉猕猴桃育种缺乏大果型和抗性育种材料的世界性难题;率先发明含有红色素基因猕猴桃父本的创制方法,开发出红肉猕猴桃杂交幼苗雌雄株鉴定技术,红肉猕猴桃种植创制及高效育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育成全球首个四倍体抗猕猴桃溃疡病红肉新品种,培育出熟期配套的优质品种10个,实现猕猴桃种业种源的自主可控。(记者 兰珍)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