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留力度再扩大 今年四川再生稻预收面积514.6万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14





  飘香好“丰”景,稻生满目金。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召开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


  当天上午,与会领导及代表前往泸县玉蟾街道水竹林村再生稻科技创新展示中心、再生稻生产农业机械展陈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试验基地、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感受再生稻机械化成果、创新型成效,领略一穗穗成熟饱满的再生稻在秋风吹拂下,稻穗摇曳的生长活力。


  四川作为全国再生稻第一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再生稻种植技术,不仅满足了省内的粮食需求,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奠定了绿色发展的基石。据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蒋开锋介绍,2023年,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积550万亩左右,有收面积489.6万亩,平均亩产131.2公斤,产量12.8亿斤。今年,四川再生稻蓄留力度再次加大。全省蓄留面积达到571万亩,比去年增加31万亩;预计有收面积514.6万亩,比去年增加24.6万亩。


  而再生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处于四川省领跑位置的泸州,自大面积发展再生稻以来,始终重视再生稻生产和研究,把再生稻当做一季庄稼来抓,顺应气候变暖、农村劳动力不足等趋势,通过新品种更新迭代、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农艺农机融合配套,充分挖掘再生稻生产潜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针对我国再生稻基本生产情况、再生稻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再生稻高产高效理论基础、再生稻高产高效关键技术进行了经验分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富贤就泸州产区再生稻栽种、生产现况讲道“泸州海拔低,温光条件好,再生稻适宜区域面积较大,但因丘陵区地势影响,灌溉条件、农机发展上都有一定的制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灌溉条件和排灌设施,提升机械化水平,能够更好地推动再生稻产业的不断扩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展以中稻再生稻为主的粮油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泸州种植大户代表,泸县绿之源种养殖专合社法人龙洪烽将发展目光放远,在再生稻种植生产的配套设施、深精加工、品牌打造方面做出详细规划。同时,龙洪烽说,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在不断摸索改进中,再生稻品质加强产量提升,2024年,专合社与泸县世兰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优质中稻再生稻订单生产合同1200亩,售出价格高于市场价10%,实现亩均增收150元左右,单笔订单直接为合社年增收约18万元。


  据了解,今年,泸州再生稻蓄留面积158万亩,开展吨粮田创建,建设中稻再生稻吨粮田基地30万亩。后续,泸州将充分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做法,深入推进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和吨粮田建设,坚持扩面积、提单产、优品质,逐年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以昂扬的姿态为四川再生稻发展贡献坚实的泸州力量。


  转自:四川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