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服务端口前移+政策“组合拳” 多种方式促就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7





  “我在这里上班快4个月了,每个月工资为底薪2000元加提成,我很满意。”7月8日早上,宜宾三江新区李湾路某公司库管员龚惠容准时到公司上班。今年3月,在当地零工市场帮助下,年近50岁的龚惠容找到这份工作。


  同日,四川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网上发出邀请函,邀请各用人单位参加2024年阿坝州大中专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今年1月至6月,四川城镇新增就业55.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96%,实现任务和时间“双过半”,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那么,上半年,四川采取哪些举措促进全省高质量充分就业?


  服务端口前移


  稳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他强调,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求职的关键时刻,四川各地各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一大批见习实习岗位。


  6月30日,成都高新区启动“金熊猫实习生”计划,政府、企业、机构、高校多方携手,陆续招募近5000名实习生促青年就业。此前一周,绵阳市发布2559个见习岗位,涉及制造、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等多个行业。


  “这些岗位为大学生提供了解职场的机会,将极大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良好助力。”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科科长陈曦轶评价。


  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率?全省各地正在积极探索。雅安市、阿坝州等地举办求职能力实训营,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提升求职就业能力。宜宾市人社部门带领高校毕业生走进园区、企业,帮助毕业生了解工作环境。


  “我们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服务端口前移,是全省今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亮点之一。


  春季招聘会、“百日冲刺”招聘活动……各类招聘会频繁进校园的同时,政策宣传、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也在各高校依次展开。上半年,全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380场、服务高校毕业生51万人次。


  农民工也是就业重点群体之一。“上半年,重点巩固拓展省内外区域就业协作,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在全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上,四川就与江苏、浙江、福建、重庆等8省区市签订区域就业协作协议。


  甘孜州新龙县居民竹多,就是通过区域就业协作找到工作的。今年春节后,他在当地人社部门组织下,到浙江省台州市一家塑胶公司务工,“每个月工资有5000多元,这个收入我比较满意。”


  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96万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237万人,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全省农民工群体就业呈总体稳定之势。


  打出“组合拳”


  构建稳定和扩大就业“1+N”政策体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只有稳就业才能稳收入、稳消费、稳经济增长。上半年,四川打出一系列促就业政策“组合拳”。


  四川省2024年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于近日公布。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学习技能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一发布,受到企业热烈欢迎。


  成都某旅游酒店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小秋表示,近几年公司都享受到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这一真金白银的政策,对企业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实现稳步发展十分有帮助。”


  面对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挑战,四川出台政策支持国有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扩大招收高校毕业生规模,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


  目前,全省正在构建新一轮稳定和扩大就业“1+N”政策体系。在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后,还将细化具体措施,优化经办模式,确保就业服务政策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四川在打出政策“组合拳”的同时,更多数字赋能就业应用场景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布局推广。


  成都市通过汇聚全市重点企业用工监测、需求预警、服务保障数据,强化重点企业用工动态分析、实时调度精准保障,今年以来累计解决企业用工9.66万人。乐山市犍为县凤岭社区探索推出刷脸找工作智慧服务端,促进1000余人就业。


  下半年全省就业工作如何加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就业见习。持续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同时,加快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下沉,加强就业数字应用场景开发,以创新服务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 刘春华)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