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工业老城焕发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4





  一座新工厂,如何抓住市场需求,得动脑子;一座老工厂,如何持续"造血",得花心思。"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四川站近日举行,记者走进四川绵阳深刻感受到:在这座工业血脉从20世纪50年代赓续至今的工业老城,新厂、老厂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从破产到"破圈"


  提起长虹,恐怕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是一家曾经辉煌现在沉寂的电视制造企业。但走进长虹,记者才意识到这误解有多深。现在的长虹,已经实现巨大转型。"长虹现在是以制造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长虹控股集团党委委员、长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彪说道。他介绍,长虹现有三大块核心业务:第一是智慧家居制造,且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100%,物流自动化率达到9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11天;第二是关键核心部件制造,包括冰箱压缩机、轨道交通电源系统、5G通信领域核心部件、高速背板连接器等,其中冰箱压缩机年出货量超7500万台,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第三是新能源板块,高端碱锰电池每分钟可生产750只,生产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记者一行参观了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创锂电")生产车间。经过自动化生产流程后,一节节高倍率圆柱锂电池在这里下线。杰创锂电工艺质量部长马超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电池广泛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吸尘器、园林工具、电动自行车、低速车等领域,当前该产线每分钟可生产锂电池200只,企业在该品类细分市场领域居全球第四位。


  从传统电视制造企业到多行业领军企业,在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段段企业改革的激荡往事。全球冰箱压缩机出货量冠军长虹华意,在进入长虹商业版图前,曾经濒临破产。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科技")2023年6月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成为长虹控股集团第七家上市公司。但在并入长虹之前,华丰科技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国说道:"当时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历史包袱。"2014年前后的华丰科技,年营收在3亿元左右,有3000多名员工,但能开得出来的工资总额只有7000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有2000多名离退休职工,需要企业承担2000多万元费用。"当时员工什么状态?每月收入只有1100元,白天正在公司上班,晚上再去打个零工,这才能勉强填补家用。"刘太国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声音还是颤了一下,"优秀员工很多都离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丰科技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革。由长虹控股集团引领企业调整,使主营业务部门得以"轻松上阵"。对于"减负"后的公司,华丰采取了让员工持股做主人的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在核心团队的坚持下,华丰啃下了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科研硬骨头,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现如今华丰科技在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居国内第一位,专项连接器装备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号""天宫号"等重大航天项目中。


  科技赋能新产线


  绵阳京东方项目以AMOLED柔性屏生产为主营业务。自2019年投产后,产值实现大幅攀升。在绵阳京东方展示厅,记者看到了诸多搭载京东方柔性屏的手机。从厚到薄、从重到轻,展示区样机的变化反映出京东方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屏幕都是用偏光片来做的。"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福坤向调研团介绍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偏光片的厚度从158微米降低到53微米。但现在采用COE技术,6微米就够了。"


  COE是一种无偏光片技术,通过在OLED屏幕表面形成一层对应于OLED亚像素的RGB透射薄膜、并在亚像素之间的空隙使用黑色材料实现效果。对于OLED发射的显示光线,偏光片的理论透射率只有50%;而COE技术理论透射率则可以达到100%。之所以要采用COE技术,除减轻机身重量与厚度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因是延长折叠屏寿命。孙福坤说道,手机折叠时需要应力释放,而且表面越薄,应力释放越好。


  AMOLED柔性屏主要用于折叠屏手机的使用。折痕,是影响折叠屏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在现场,孙福坤向记者展示了采用绵阳京东方柔性屏的折叠屏手机。"这是OPPO全球首发的机型,采用的是京东方内折的技术,也是市面上已有手机中折痕最轻的产品。"孙福坤介绍道,"早年间产品的折痕深度在200多微米,而现在的折叠屏,从正面看几乎看不到折痕了。"


  当前的显示行业正面临着增速放缓的挑战。对此,孙福坤表示,创新和新技术是增长的原动力,因此绵阳京东方将更多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京东方的柔性屏正在逐步从小尺寸向中尺寸、大尺寸转移。应用场景也在从智能手表、手机向车载转移。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引领迭代,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提升。"孙福坤说道,"我们对未来行情充满信心。"(记者 姬晓婷)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