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政支出从786万元到6836.2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03





  个体的经历,往往昭示改天换地的时代变迁。居住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的张静秋,早已习惯开车去往20多公里外的金桥开发区上班。


  尽管上班路远,但因一路经过的都是快速路,不到半小时,张静秋就能到达单位。


  而10年前,她需要开车绕行半个市区,才能到单位。


  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数百亿元财政资金注入,呼和浩特二环快速路、伊利大道快速路等民生工程相继投运。张静秋上班所经路段,正是这两条快速路部分路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内蒙古,载入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史册的,远不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今年7月8日,内蒙古下达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4.42亿元。仅此一项支出,就远远超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区一年的全部财政支出。


  更为重要的是,这74.42亿元,保障了全区167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并用于特殊困难群体及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发挥了财政救助补助资金兜底线、保民生的重要作用。


  时间是客观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民生工程持续推进,随着保障与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全区财政支出由1949年的78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6836.2亿元,增长8.6万多倍。


  时光无声,史册留痕。75年来,从财政资金支持吸纳就业的重点项目落地、支持社保政策落地到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及支持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每一笔财政开支,几乎无不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等息息相关。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内蒙古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最具感召力、最具正能量的时代强音。


  这种正能量,来自公共财政支持下内蒙古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成就。


  历史不会忘却: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已实现城市(高架)快速路通车;呼包鄂乌四市实现城际快速列车互通,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开通运行,呼和浩特至北京、通辽至沈阳、乌兰浩特至长春等多条高(快)速铁路通车,全区铁路运营里程增至1.48万公里,居全国第一;至2024年3月15日,全区已成功开通“支支通”航线55条,加上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至各盟市的“干支通”航线,内蒙古织就万米高空天路网……路网立体化持续扩容,不仅加快了内蒙古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更方便了群众出行。


  历史不会忘却:早在2007年7月底,全区村、嘎查通电率达到100%;至2023年末,全区67.5%的村主干道实现路灯照明,48.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98%的进村通道开通沥青路或水泥路,94.7%的村接入互联网宽带,61.2%的村通上5G网络,67.1%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6平方米,供水普及率98.9%,污水处理率99.3%,生活垃圾处理率99.9%……内蒙古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服务名副其实。


  历史不会忘却:全区基本养老保险现已覆盖近174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近2159万人,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待遇由2018年的每月2469元提高至2023年的每月3084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128元提高至2024年的每人每月15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490元提高至2024年的每人670元……内蒙古在促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上迈出重要一步。


  历史不会忘却: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全区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1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圆了全面小康梦。


  历史不会忘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区范围1所大学都没有,只有6所中专,16所中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2023年,全区仅普通高校增至54所(在校生54万人),高中生毛入学率增至93.5%;“十二五”期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内蒙古在促进“学有所教”上迈出重要一步。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透过一连串令人欣喜的数据,端起继往开来的历史望远镜,可以看得更清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蒙古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出更加动人的篇章!(记者  杨威)


  转自: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