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声响起,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民族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于颖从容走进教室,打开畅言智慧课堂,带领学生开启了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今天的课上学习读写生字“日火田禾”,于老师在电子白板上将静态的生字转换为生字卡片,然后动态展示字的读音、笔顺、部首、结构等,同时辅以智慧课堂里的音视频、动画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到了每个字的含义、结构等,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
这样的智慧课堂,得益于2022年以来内蒙古精心打造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已覆盖全区12个盟市349所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2519所普惠性幼儿园,配置了学前智能助教系统,打造中小学语文专题课堂,搭建了教师智能学习平台并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属教育资源等,积极创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环境,推动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各项目校拥有了强大的硬件支撑:中学的语文专题课堂在各校原有的机房设备基础上,安装了教师用的备课系统和学生用的测评系统,学生测评系统包含课文同步、口语交际、基础学习、资源拓展等版块;小学的专题课堂还配备了平板电脑,用于练习生字书写。
于颖使用智慧课堂系统备课授课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她最喜欢的功能就是便捷的数字化备课方式。“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备课,登录账号后,每次备课的内容都会同步,这样就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备课环境和设备了。这要在以前,做完课件我们得拷贝到U盘里,再拷贝到教学电脑里,非常不方便,还容易损坏和丢失。”于颖说,“另外,系统里有很多教学设计、语言学习、阅读学习、拓展素材等备课云资源,也极大方便了我们备课。以前备课网上找资源要么付费,要么就是难以下载,备课时间被拉长很多。使用这个系统后,备课时间至少能缩短一半。”
系统的应用不仅为语文学科的教授和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
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王雨墨现在担任二年级7个班级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已经有5年多的教学经验。由于她目前所任教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抽象化的概念,很难有具象化的理解,所以系统提供的大量配套图片、音视频教学资源等就像“及时雨”,能帮助学生把有深度、有难度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让他们去理解、去学习。王雨墨还很喜欢运用系统的一些小功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互动环节运用“随机选人”功能,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同时,能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回答问题,回答过后,老师还可以通过系统对回答作出评价,并配合一些音效给学生点赞等。“学生特别喜欢这种回答问题的形式,这样的正向评价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王雨墨说。
乌云娜是包头市第十四中学的高三年级历史老师,她现在使用这套系统也很得心应手了。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知识点时,她从备课系统里找到了相关的思维导图、背景小视频等丰富的资源,按需选择并直接插到她的电子课本里,大大提升了备课和上课效率。更让她感到欣喜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我一打开电子课本,同学们如果看到有视频、音频这些标签,就催着我赶紧点开,学习积极性很高。”乌云娜说,“另外,我也基于课堂尽可能探索一些新功能的使用方法,比如目前正在熟悉录课功能,想把一些重难点、易错题等内容录制好,分享给学生反复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已全面运行,累计有6.1万余名教师、近41万名学生使用项目平台。同时,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实需求,项目也在不断丰富资源、完善功能,让师生用起来、用得好,不断促进项目校师生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助力教育教学减负增效。(记者 刘志贤)
转自: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