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我们农民朋友自己的节日,当然要庆祝。"在河南省原阳县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来自全县13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农副产品纷纷亮相,活动现场4名知名网红同时开启线上直播,"线上+线下"多途径展示传递着原阳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金秋时节,原阳大地处处丰收盛景。9月22日至9月25日,河南省原阳县举行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28届原阳大米节暨原阳县消费扶贫月活动,全县人民欢庆丰收,消费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期三天的丰收节活动,原阳以节为媒,通过电商各通道,成功赋能原阳特色区域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产业效益,凝聚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以节为媒 促原阳消费扶贫再升级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28届原阳大米节暨原阳县消费扶贫月活动正式开幕。
原阳县领导郭力铭、王保明、李继游、高伟、刘伟、娄渊臣、张胜利、胡海玲、冯玉珍、徐延臣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原阳县委副书记李继游主持,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保明致辞。
近年来,原阳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县上下聚焦"六稳""六保"任务,狠抓各项惠农利农政策落地见效,农业生产扎实有序,上半年实现一产总产值26.6亿元、一产增加值14.7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1.87元,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活动中,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等一行深入来自全县13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的87个农副产品展台,详细查看农产品种类、种植规模、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等情况,与乡镇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民群众等亲切交谈,听取各自农产品情况介绍,现场探讨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考察扶贫产品区域,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自掏腰包,购买了扶贫产品,以实际行动添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据了解,在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以产促稳增收的同时,原阳县持续探索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与社会爱心企业开展"订单式"产销、对口帮扶单位"保姆式"助销、热心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式"联销等方式,大力宣传贫困群众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举办农民丰收节意义重大,不仅能让广大农民朋友欢聚一堂,共享丰收喜悦,还能充分展示原阳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更凝聚起了社会各界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电商赋能原阳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原阳双节同庆活动中,电商赋能成为了最大亮点之一。
9月22日活动现场,4名知名网红同时开启线上直播,通过抖音、快手、淘宝小店等平台,采取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带货,提升原阳农产品影响力,扩大销量,助力消费扶贫。
除了直播带货,电商已经成为了原阳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动能。
这方面,原阳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以原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初步实现了"企业增效、就业增加、农民增收"的阶段性目标,有力助推了当地农民和企业增产增收,探索了一条政府积极作为、草根踊跃创业、企业自愿转型的农产品上行电商之路。
据原阳县商务局介绍,目前,原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正在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后将具备为当地企业、网商、服务商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孵化支撑、O2O特色农村产品展示等功能,为电商发展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并将以该中心为平台,形成电商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主体与贫困户间的利益联结。
开展电子商务,关键是人才。针对电商人才匮乏的难题,原阳县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与专业培训机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协作,加大对电商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多方式,培育电商内生动力,帮助更多的农业从业者走上电商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电商与消费扶贫结合,同样成为了原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这方面,原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化拓展消费扶贫,形成电商与产业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
以双节为媒,电商赋能,当下的原阳正通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让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成为农民增收的"加速器",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共识、激发动力、汇聚合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共同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