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到,原来我挖的野山药这么值钱!以前五块钱一斤还卖不出去,很多放放都自己吃了,现在放到网上,都能卖十五块呢!我多跑几道沟,这一季儿能多挣二三千呢!”扒地村五保贫困户许金祥乐呵呵地说道。
一年四季,这里的山拳菜、山核桃、栗子、野生猕猴桃、野山药、山蜂等物产资源丰富,村民吃苦受累,爬了几个山头,走了几道坡沟,采摘到这些山货,可如何卖出去,怎么卖个好价钱却成了一个大难题。驻村工作队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点子,谋出路,积极寻找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最后,与乔端镇荆子垛电商基地达成合作协议,签订包销收购合同,形成了“支部+企业+互联网+农户”的模式,以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的新模式新业态,把村里的山货变网货,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
南召县乔端镇扒地村位于镇区北部,全村村民85户265人,山林广阔,耕地面积少,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偏僻小乡村。南阳市总工会自2017年11月派驻到扒地村驻村帮扶以来,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重抓重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针对扒地村山茱萸种植广泛的资源优势,驻村工作队统一谋划、统一部署,打造山茱萸种植示范基地2处,提高山茱萸标准化生产水平。成立扒地村山茱萸种植惠民合作社,所有贫困户以自家种植的山茱萸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以1元保护价收购群众种植采摘的山茱萸,确保价格波动时群众收益不减。目前,全村26户贫困群众全部发展山茱萸种植产业,每年户均增收3600余元。
扒地村村民向合作社出售采摘的山茱萸
小小的村落,几十户人家,发展山羊、黄牛养殖的不少,就是规模太小,零零散散。借助南阳市总工会举办的“劳模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驻村工作队调动驻村单位力量,协调河南天工集团、河南四建南阳分公司两大企业捐资10万元,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养殖户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提供技术、销售渠道帮扶,壮大扒地村山羊养殖产业。
“我原来没本钱,就养了十几只羊,放羊、清羊粪,活儿一样不少,钱倒是没挣多少。你们帮我建羊圈、买羊群,我这一天天还是放羊,却是六七十只,看着这么大一群羊,想想今年能多挣三四万,我放羊更有劲儿了!”低保贫困户芦金安笑眯眯地向第一书记姚彤岩感谢道。
今年春,受疫情影响,有几户村民没能外出务工,琢磨着整日闲在家中也不是事儿呀,看着这几年养蜂的效益不错,他们就主动向村里的养蜂户请教养蜂技术,买了蜂箱,准备在家搞起蜜蜂养殖。半吊子出身,不懂怎么聚蜂,很快就损失大半。驻村工作队听说了这事儿,回到市总工会,联系全市养蜂行业的龙头企业,带领扒地村蜜蜂养殖户到西峡县德森蜂业参观学习养蜂技术,商谈蜜蜂养殖合作意向。工作队协调资金5万元,向德森蜂业购置了100箱蜜蜂,免费发放给村里的养蜂户;德森蜂业负责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中间损失包赔,产蜜后包收包销,保护养蜂户的收益。
德森蜂业技术员手把手指导扒地村养蜂户养殖技术
“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自身内力是关键。坚持长短结/合,既‘输血’送温暖,更‘造血’管长远,这才是我们驻村帮扶人员该做的。”扒地村驻村一地书记姚彤岩经常和队员们这样说。
精准脱贫,产业是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扒地村以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兴旺,以产业兴旺带动扒地振兴。如今,村里带动群众致富的合作社2个,家家户户发展山茱萸种植业,闲时采摘山货28户,山羊养殖11户600余只,黄牛养殖7户83头,养蜂17户300多箱。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村级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腰板硬起来了,精气神也聚起来了,再也不是那个别人一提起就摇头的“穷扒地”了。
看到扒地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乔端镇党委书记余春来感慨道:“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搞好顶层设计,提前谋划,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干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下绣花功夫,多积尺寸之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倪申 廖涛 魏孝)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