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外贸“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10





  今年以来,河南省持续优化供给结构,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外贸出口“含新量”和“含绿量”进一步提升。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河南出口高技术产品1144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同期河南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8%。其中,出口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端机床分别增长37.5%、19.4%、16.7%、55.1%。同期,河南出口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品160.9亿元,增长158.1%。


  亮眼的数据离不开企业与政府同向发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河南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产品的“硬实力”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新版图。


  “今年公司新研发的调色设备又收获一批欧洲、南美客户的认可,目前正在洽谈下一步合作。”谈及今年的外贸订单,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陈少杰介绍。该公司是一家聚焦调色设备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74项专利,是名副其实的“瞪羚企业”。凭借精准的调色技术,其生产的工业漆调色机打破欧美企业技术垄断,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几年,我们不断加码创新,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5.8%。在海关指导下,我们申请签发中国—东盟、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智利等6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00余份,累计获得国外关税减让约367万元。”陈少杰说。


  企业向“新”和“绿”要业绩,郑州海关以更精准、细致的监管提供保障。


  在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微电子”)的无尘车间,一批芯片靶材正在进行真空包装。该公司专注于贵金属靶材研发和生产,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作为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东微电子生产的核心靶材已打入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超4亿元。


  但是,东微电子在刚开始开展进出口业务时,却因不熟悉各种报关流程、关税政策而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加工贸易手册申请、单损耗管理等,如果单靠企业自己操作,需要很长时间,影响产品出口进度。对此,郑州海关所属新郑海关“送政策上门”,将工作前置,安排专人“一对一”帮扶,及时为企业解决出口难点。目前,东微电子已顺利取得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全部资质,今年还设立了2个加工贸易手册,成功减免部分进口关税及增值税。


  近年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等自贸协定的深入实施,高技术产品借助关税减让措施更好地实现了“走出去”。“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而且有助于推动区域内产业向供应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助力河南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郑州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7个月,河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445.4亿元,增长26%。(通讯员 秦 博 侯方健 晋梦云)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