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制造:向“新”又向“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28





  河南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倍、95.1%;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河南省税务部门主动作为,聚焦制造业企业涉税需求,推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监测、“涉税直联”服务等举措,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重点产业链群向“新”攀登


  位于豫西地区的三门峡灵宝市黄金储量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黄金矿产品加工基地之一。依托黄金冶炼伴生的电解铜资源,灵宝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迅速。作为全省重点产业链群,目前灵宝市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50亿元,链上企业18家,被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铜箔谷”称号。


  据了解,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面对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快速扩容的市场需求,实现锂电池的核心材料——电解铜箔的有效减薄是关键。因此,极薄锂电铜箔制造是铜精深加工企业竞相比拼的技术高点,不少企业不惜本钱加大研发投入。“每减薄一微米,就是一次技术的突破。”灵宝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会东说。


  为支持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当地税务部门分析总结铜箔行业研发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本地规模较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为样本,建立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研发费用监测机制,从人员工资、直接投入、折旧及其他费用等多个方面梳理风险点,帮助企业正确适用税收政策。“受益于税务部门的监测提醒,我们及时消除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的风险点,准确适用政策,有力支持了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锂电池用极薄双面光电解铜箔关键技术研发。”李会东说。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税务部门依托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研发费用监测机制,提醒和辅导宝鑫公司、金源朝辉、华鑫铜箔等铜精深加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款2346万元,有力支持了铜精深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济源市是我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以“铅、锌、铜、银、稀贵金属冶炼加工及有色新材料”为主链,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为辅链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全市有色金属产值接近2000亿元。


  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是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今年6月,该公司参与完成的“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我们公司非常重视技术研发,研发投入连年增长。但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上,我们有不少疑难点。”公司财务负责人段金贵说,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辅导企业按照研发项目建立专账,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今年以来,公司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1100余万元。


  为支持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济源市税务部门全面梳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针对享受条件、申报流程、易错重难点等高频问题,整理“一图清”操作指南,并为当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建立“一企一册”成长档案,智能化匹配政策,实现精细服务。


  越来越多企业向“绿”而行


  在安阳市,林州天鹏精机有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相继投资近300万元上线了树脂砂再生环保线,同时升级改造了除尘设备。“此次改造大大降低了企业能耗,今年上半年我们缴纳的环境保护税同比减少50%,我们对开展绿色转型更有信心了。”公司财务负责人郭芳说。


  依托税收大数据和跨部门协作配合,河南省税务部门建立“事前走访、事中监督、事后核查”机制,全面核查企业排污情况,并结合税收政策讲解辅导,增强纳税人环境保护意识和治污减排的主观意愿,引导企业通过升级环保设施,改善生产工艺流程,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走稳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绿色税制等政策体系的正向激励下,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河南银丰塑料有限公司,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与专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环保型产品科技创新,每年生产可降解农用地膜、餐盒吸管、快递包装袋等产品6万吨。“我们生产的地膜、餐盒吸管、快递包装袋等产品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效解决了传统塑料产品的‘白色污染’问题。”银丰塑料总经理陈振富介绍。


  今年10月,河南省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环境优美、城乡宜居、生态安全、保障有力的美丽河南建设新格局。河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梳理绿色税制政策台账,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全程跟踪辅导答疑,发挥绿色税收激励约束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升级改造绿色技术的内在动力。(记者 胡冰)


  转自: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