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80%以上,全省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45%;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10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角度为美丽河南建设绘出“路线图”,定下“时间轴”。
到2035年美丽河南、生态强省基本建成
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
《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达峰取得积极进展,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安全有效保障,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河南建设成效显著。
到2035年,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经济优势彰显,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河南、生态强省基本建成。
展望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河南全面建成。
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达到45%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意见》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扰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持续优化省级开发区布局。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到2035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万平方公里。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积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拓展外电外气入豫通道,加快油气、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积极有序发展光伏发电,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到2027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0%左右;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5%左右。
加快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布局培育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外集内配、绿色联运”公铁联运配送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到2027年,全省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45%,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35年,重点行业大宗货物基本实现清洁运输。
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人民的期盼。《实施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了全面部署。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关停整合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具备供热替代条件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积极稳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餐饮油烟、恶臭异味、噪声污染问题。到2027年,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2035年,环境空气质量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黄河、淮河等重点河流和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库保护治理。优化调整省域水功能区划,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善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水平。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80%以上,省级以上美丽幸福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到2035年,美丽幸福河湖基本建成。
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控耕地、在产企业、化工园区等新增污染。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支持郑州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8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以黄河流域、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为重点加强尾矿库环境污染治理。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筑牢“一带三屏四廊多绿芯”生态保护格局。
《实施意见》要求,实施一体化保护治理。以黄河中下游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重点,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到203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91.55%,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美丽河南建设需要样板和示范区,《实施意见》指出,要打造黄河流域美丽河南建设先行区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样板区。
《实施意见》还明确,以郑州、洛阳、南阳为重点,探索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提高大中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彰显中小城市和县城生态环境特色,促进环境公共服务能力与人口、经济规模相适应。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统筹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的美丽城市。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要优化村庄建设布局,强化乡村风貌管控和规划设计,科学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依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森林乡村优势,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同时,开展美丽河南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河南建设保障体系。(记者 袁帅)
转自:郑州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