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用于加力支持‘两新’的资金总额将超过100亿元,资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支持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增投资、促消费、扩内需。”9月10日下午,在河南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说。
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推动我省“两新”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新一轮“两新”政策有何亮点?如何确保“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此次吹风会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两新”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从实际成效看,推动“两新”,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对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增加先进产能的作用十分明显。
吹风会给出了几组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1%,比前5个月提高12.4个百分点;工业、建筑市政、交通等领域更新设备33万余台(套),供水、供热、供气设施更新改造3100多公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6%,较国家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汽车报废更新超过6万辆、居全国前列,家电以旧换新超19万台;全省供销社系统实现再生资源销售额38.5亿元,同比增长29.16%。
重点领域支持资金比例超85%
据介绍,新一轮“两新”政策支持力度大、受众范围广、工作目标实、申请程序简,将充分发挥国家下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引领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河南跑出“更新换代”的加速度。
“此次出台加力支持政策,我们将资金支持范围向汽车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及智能家居领域重点倾斜,基本涵盖了日常消费场景所涉及的常用消费品,安排支持资金比例超85%。”马健说,同时,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领域,也继续给予支持。
13种农机可享报废补贴
利用超长期国债资金,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是加快农业机械更新换代、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事好事。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主任张金龙介绍,与以往相比,此次我省报废补贴农机的种类更多,由原来的7种增加到13种,分别是: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脱粒机、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打(压)捆机、花生收获机、青(黄)饲料收获机、粮食烘干机、油菜籽收获机。补贴标准更高:报废20马力以下拖拉机,单台补贴额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1500元;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这三类老旧农机并购置同种类新机具的,在现行基础上按不超过50%提高补贴额。
我省将有更多新能源车上路
交通领域是设备更新的重要需求端。“我省现有城市公交车约3.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辆占比85.5%。今年将重点支持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车辆更新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梅介绍,对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对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补贴4.2万元。为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在国家补助政策基础上,我省还将统筹利用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对低地板及低入口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额外进行补贴。
按照新政,对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的,每辆车补贴1万到4.5万元,对在报废基础上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或新能源营运货车的,每辆车补贴2.5万到9.5万元;对仅新购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的,每辆车补贴3.5万元。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提高
家电消费关乎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期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给予补贴。”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费全发说。
汽车报废更新方面,2024年4月24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报废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补贴标准提高至每辆2万元和1.5万元,对前期已审核通过的消费者,按新补贴标准补齐差额。2024年7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个人消费者转让本人名下旧车并购买新车,且完成新车上牌手续的,按购车价格分档给予补贴。值得注意的是,报废旧车、转让旧车都必须于2024年7月25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审核期间,新车也要登记在本人名下。
提标定标加大省级财政投入
针对我省加力支持“两新”的一揽子政策,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崴介绍,除了9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省财政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10亿元我省应当承担的地方支出责任予以全额承担,市县不需要安排配套资金,缓解市县财政支出压力。
“最大力度”推进政策落实,“最大限度”满足差异化需求。“对于国家已经明确提高标准的政策,我们将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省财政还统筹存量和增量资金,研究制定了新能源重型卡车和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的叠加政策。”王崴说,将尽快把资金预拨各地,并同步开展线上监控预警和线下实地核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