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用绿色低碳转型抓手构建高能级产业链群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4





  "近年来,我们把做强重点产业链群、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关键任务,作为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聚焦'六新'突破,深化'五链'耦合,推动'7+28+N'产业链群规模持续壮大,科技和产业加速融合,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近日召开的河南省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


  今年3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关于培育建设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的通知》明确,申报对象为各地重点培育的产业链群,重点支持符合省"7+28+N"产业领域的产业链群。发展思路要围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链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体系、新型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智改数转等。


  6月11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河南省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培育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提出,全省7大产业集群,28条产业链,共选出67个市级重点产业链、104个重点园区、462家重点企业。


  届时培育对象将获得河南省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行业协会、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机构、省内金融机构等提供的--工业节能技术、工业节能管理、碳核算、碳资产管理等专业知识公益培训;节能诊断和能效水效对标达标等公益服务;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技术服务、能量系统优化、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产品碳足迹测算分析及认证等服务;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制造体系咨询服务;企业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支持。


  《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培育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的重要性,加强统筹协调,结合本地区产业链发展现状,制定本地区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培育计划,积极与省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行业协会、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机构以及省内金融机构对接,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链群绿色化转型。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切实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对接工作,抓住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大机遇,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助力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河南省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有关行业协会以及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机构要强化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结合自身领域,开展节能降碳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助力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绿色低碳转型。河南省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有关行业协会以及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机构要及时总结重点产业链培育情况并于每季度末将总结报告纸质版(一式一份)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近年来,河南省滑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根据开发区能源新材料企业之间产业关联与循环再生的特点,科学规划建设了区中园--滑县能源新材料循环再生工业园,实现了专业园区内能源、资源的循环再生。作为河南省绿色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培育的重点产业园区,滑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经过2年的运行,园区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国家能效领跑者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能效领跑者1家,省级水效领跑者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2023年,园区利用灰渣14.76万吨,粉煤灰33.6万吨,废石膏15万吨,实现了固废100%资源化利用,园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7.73%,循环再生产业总产值达到49.7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在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园区先后荣获河南省循环再生工业园、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6月15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李凯钊告诉记者,此次遴选培育建设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是落实全省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构建高能级产业链群的关键抓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服务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培育发展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做强绿色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记者张永杰)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