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郑州为何成中部首个试点城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1





  近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在全国15个城市启动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其中,郑州不仅成为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还与北京、深圳、重庆、成都一同被列为第一类试点城市。


  此次强势入围,得益于郑州的哪些优势?在郑州试点,能“试”出什么,又将给郑州和河南带来哪些利好?


  入选首批第一类试点城市郑州凭什么?


  郑州作为中部六省唯一入选城市,此次强势入围,凭仗的是什么?


  在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金保看来,郑州在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推广方面,有着相对优势。


  他表示,郑州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方面的布局,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郑州就作为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率先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大力推广节能及新能源汽车。


  2013年,在多地面临新能源汽车犹豫不决时,郑州更是在突破产业发展壁垒方面显示出决心——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带动和产业发展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当年11月,作为第一批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应用城市之一,郑州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持续推广新能源车辆,并取得显著成效。


  早在2018年,郑州公交运营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就达到了97%。截至2022年底,郑州各类公共领域用车保有量17.9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约5.6万辆,占比31%。其中,公交车和出租车都已基本完成了全面新能源化。


  而在武汉,2022年11月起陆续更新1800辆新能源公交车后,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才增至八成。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合肥,公交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合肥在用营运公交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95.1%。


  推动全面电动化,郑州靠什么支撑?


  推动全面电动化,郑州也对外公布了此次试点的发展目标——2023年至2025年,将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各类用车超4万辆、充电桩2万个、换电站1座。同时,郑州还要重点围绕“新型充换电技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并争取输出可供推广和实践的成果。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靠什么作支撑?李金保认为,郑州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是郑州推动全面电动化的最大底气。


  目前,郑州已集聚了宇通客车、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此外,郑州还拥有宇通重工、郑州红宇、郑州宏达、佛光发电等专用车企业15家,产品覆盖环卫车、冷链运输车、水泥罐车等多品类车型。


  产业基础之外,郑州也有一系列政策作支撑。


  2022年6月,郑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郑州将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方向,以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积极构建“汽车+”新型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和水平。


  不久前,郑州发布的“生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到,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环卫车、巡游出租车和接入平台的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全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渣土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车和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含物流车)、邮政用车、市政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


  郑州市工信局汽车和装备产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州将瞄准全面电动化的重点任务,在公务车,重型、轻型物流车以及渣土车、市内环卫车等重点方向进行一些突破,力争3年示范期内推广纯电新能源车4万辆以上。


  此次试点,能给郑州带来什么新机遇?


  此次入选试点,能给郑州这座城市带来什么?会给郑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加速模式”吗?


  在河南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博看来,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必将反过来促进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公共车辆与乘用车辆基本的生产制造流程相似,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更有利于新能源乘用车的普及。


  在袁博看来,郑州在公共领域车辆的探索与实践,也必将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公共领域车辆的全面电动化,会促进更多车企进入公共领域车辆的生产领域,跟原有的企业形成良性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专门提到了郑州在物流车电动化方面的潜力。


  物流产业,今年首次成长为河南经济增长的“第四动力”,也正在成为郑州一大优势经济支柱。2023年9月,新能源物流车流向TOP10城市中,郑州以1133辆,位列第5名。此次试点对郑州物流产业以及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影响,也令人期待。


  转自: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