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鄢陵县花木交易市场,采购花木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花农武青峰笑逐颜开:“俺家苗圃培育出的1万多棵花木,已经栽种到雄安新区苗景园。”
鄢陵位于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当地花木种植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如今,全县花木栽培面积达70万亩,花木覆盖率达8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销售集散地。
花木扶疏,优势自来。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优势,探索“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发展之路。当地花木种植业持续壮大的同时,以花木观光、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等为主的旅游健康产业也悄然兴起。
“原来卖一棵树苗也就赚几块钱,现在建好的唐韵园林进一个游客就收30块钱,仅靠门票就远超过去的收入,亮丽的生态景观成了‘聚宝盆’。”鄢陵唐韵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宏伟兴奋地说。
曾是花木种植大户的郑宏伟,过去走南闯北卖花木,如今看准了“生态游”“乡村游”的机遇,依托千亩樱花苗圃种植园,打造出集养生养老、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仅每年3月份的鄢陵樱花节门票收入就达700多万元。“去年有客户出价100多万元想购买园子里的部分樱树,我没有同意。我觉得风景‘留下’了,游客就来了,旅游产业就发展起来了。”郑宏伟说。
和唐韵园林一样,花木种植大户张新枝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蜡梅盆景园也人气爆棚。蜡梅盆景园里一株株造型各异、姿态万千的蜡梅,令人流连忘返,今年“五一”假期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昔日靠卖苗木,如今靠卖‘风景’。时代在发展,鄢陵花木产业也在前进。”鄢陵县委主要负责人说,为适应市场需求,鄢陵广大花农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名贵品种,原来品类杂乱、相对分散的苗木基地逐渐发展为蜡梅园、桧柏园、紫荆园等独具风格的精品园林,成为绿色生态“打卡地”,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国庆假期,该县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其中自驾自助游散客占游客总接待量的近80%。
卖苗木能得一时之利,卖“风景”才是长久之计。鄢陵产业升级催生的生态红利日益显现,目前全县已拥有3个国家4A级景区和26个生态宜居区,健康养生服务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有1000余家,涵盖旅游、养老、医疗等20多个行业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健康养生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
优良环境吸引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优质项目不断落地。今年以来,鄢陵县132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87.5亿元,汇源集团年产百万吨矿泉水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转自:大河网-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