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发布15条稳楼市措施满月,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同环比双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08





  8月3日,郑州市率先发布15条稳楼市具体措施,郑州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向好。


  随着一线城市调降存量贷款利率、全面执行认房不认贷、调降首付比例等利好政策刺激,市场预期不断攀升,乐观情绪不断传导,郑州“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望乘风而上。


  数据


  销售面积同环比双增长


  “客户前期犹豫,是在等一个让他们下定决心的契机。”位于郑州市北龙湖区域的华润瑞府项目负责人张杰说,进入8月以来,随着郑州“稳楼市15条”政策发布,尤其是郑东新区高达50%的契税补贴,对于动辄数百上千万的北龙湖豪宅来说,意味着一二十万真金白银的契税减免,项目也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促销政策,购房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业绩也获大幅提升:以华润瑞府为例,6、7月到访客户每月300组左右,8月大幅提升至近500组;7月成交额不到1亿元,8月份业绩达到了近2个亿。


  “楼市新政策发布后,线索量、带看量明显提升,还有客户直接拿着政策进店咨询。”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管城区德佑地产南郡之家店负责人刘海蛟,他所在的门店8月份成交量较7月份增长约10%。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8月郑州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4.7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37%,同比增长13.50%,实现了同环比双增长。


  趋势


  改善型客群更青睐新房市场


  正商祯瑞上境项目负责人吕彬说,目前正商在北龙湖片区的五个上境系项目均已是现房,总体去化率已达80%以上,其负责的祯瑞上境总户数500多户,目前已有200多户业主收房入住,入住率超过40%。“旁边有小学中学,孩子上下学很方便,家人接送也很省心。”


  “改善型客群受政策影响最显著,他们更青睐新房市场。”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相关负责人梳理6~8月商品房成交结构数据发现,在二手房市场,改善型客户犹豫观望,刚需型加速进场。新房方面,改善型成交占比增加明显,面积105平方米以上,总价在120万以上的新房房源成交占比涨幅明显。


  主城区核心地段具备改善品质、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产品更受客户追捧。美盛集团相关人士介绍,美盛教育港湾、中环壹号、金水印项目,集合地段、产品等多种利好因素,平日来访和成交基数较大,郑州15条新政后,来访量提升了20%,成交量提升了10%。


  保交楼


  为业主交付“安心”,为市场注入“信心”


  9月2日下午,东风渠畔的瀚海思念城小区内,深色外墙、太空银铝板、流线型露天阳台构成的外立面颇具时尚感,物业中心一楼不少业主忙着办理装修手续。


  开发企业负责人介绍,瀚海思念城7月顺利完成交付,共计交付2503户,截至目前,已有约900户业主正在装修。


  该项目专班负责人表示,作为早期纳入保交楼清单的项目,瀚海思念城通过设立共管账户,由政府监管资金使用,设立审批、审计等严格流程,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专班也和业主建立了良性沟通机制,邀请业主代表参与施工专项会议,定期向业主反馈施工进展,保证信息共享。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1日,郑州市“保交楼”项目已累计交付107个项目、82486套房屋,15个项目13419套房屋落实“交房即发证”。下一步,有关部门和专班将会采取统贷统还、政府回购、项目并购、破产重组、设立房地产纾困基金等模式,继续化解问题楼盘,加快推进“保交楼”项目建设交付,不断夯实郑州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基础。


  预期


  利好政策持续释放业内期待楼市“金九银十”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


  张杰认为,利好政策出台后,一线城市往往是跟进速度最快的,有些楼盘会直接取消优惠政策,甚至调涨价格,随后才会传导至强二线城市,项目热度也是从豪宅到改善最后传递至刚需,这和目前郑州市场的情况基本一致。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随着各地加速落地首套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二套房贷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相关举措,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波向上行情,“金九银十”市场可期。


  郑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有关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场行情从一线城市向下传导,居民购房意愿逐渐转化为现实购房决策,预计9、10月份郑州市商品房销售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


  转自: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