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即2023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印发。省委一号文件对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出了哪些部署?记者采访了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
锚定农业强省目标
抓紧编制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我省要建设的是什么样的农业强省?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大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更要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孙巍峰说,立足省情农情实际,我省要建设的农业强省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乡村产业竞争能力强、农民收入水平高和农村现代化水平高“三强两高”上。
我省正在主动对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同我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相衔接,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针对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别制定农业强省建设路线图和施工图,逐步把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牢记“国之大者”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在保障自身一亿人吃饭问题的同时,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河南贡献。今年我省要继续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努力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南粮”。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孙巍峰表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集中连片建设4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优质小麦、花生、草畜、食用菌、中药材为重点的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
用好科技这一利器。聚焦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周口国家农高区加快发展,加快补齐农机短板,建强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聚焦产业振兴
高质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孙巍峰表示,要琢磨透“土”“特”“产”3个字,依托地方农业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业做强做大。开展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推动冷链食品、休闲食品、休闲功能食品等加快升级,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加快推进酒业、奶业和中医药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销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农村与健康、教育、体育、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巩固脱贫成果
守牢底线助农增收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之一强调部署。要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孙巍峰说。
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短板,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积极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打造“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将地方特色小品种发展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扎实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着眼补齐短板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孙巍峰表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创建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争创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50个。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围绕垃圾、污水、改厕、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分门别类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养文明新风尚。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