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河南,正在加速入局。现代化河南,开局拼三农,拼的重点,逐渐明确——“中原农谷”打头阵!
今年以来,“中原农谷”渐成河南“头号工程”,也成为河南“入局”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先是全国两会期间,书记提议、省长恳请、全团建议,河南代表团顶格聚焦、顶格推动、顶格发力建好“中原农谷”;两会后,河南省省长王凯调研“中原农谷”核心区,即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平原示范区),主题聚焦高标准农田。这意味着“中原农谷”同样肩负着探索河南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模式的使命。
“中原农谷”全省最“热”背后,是平原示范区以“中原农谷”建设为抓手,初步蹚出的一条农业现代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国之重器、全省抓手、郑新一体化“桥头堡”
平原示范区之于河南全省有多关键?
在新发展格局中,平原示范区位置特殊,角色关键。笔者认为,平原示范区有三个关键角色:国之重器、全省抓手、郑新一体化“桥头堡”。
“国之重器”方面,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以平原示范区为载体的“中原农谷”,是河南为全国粮食安全、种子安全“破题”、谋划、布局的“国之重器”,目标瞄准打造国际一流农科“芯”城,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高地、科技新城、产业新城。
“全省抓手”方面,笔者将其总结为书记提议、省长恳请、全团建议。
“书记提议”方面,即3月5日下午,河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国家进一步支持河南建设“中原农谷”、神农种业实验室融入国家种业实验室体系等提出建议。
“省长恳请”方面,即3月3日,河南省省长王凯在北京与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举行工作会谈。会上,王凯表示,恳请农业农村部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中原农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上给予更多政策、项目倾斜,帮助河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全团建议”方面,即3月6日,河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恳请国家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融入国家种业实验室体系的建议》《关于恳请国家支持河南建设“中原农谷”的建议》等建议。
均说明“中原农谷”是“全省抓手”,当之无愧。
郑新一体化“桥头堡”方面,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面重塑了河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其中“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力度”,成为重中之重。
去年楼阳生书记调研新乡,提出“五个新”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在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上体现新担当”。而且新乡调研,也是楼阳生书记围绕“1+8”郑州都市圈调研的收官之站,在新乡楼书记也首次完整给出都市圈建设方法论。
“既坚持系统思维,树牢一盘棋思想,又正确把握整体和个体、‘1’和‘8’的关系,充分释放比较优势,在合作中同向而行、优势互补,在竞争中扬长补短、竞相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持续提升在郑州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均凸显了新乡在郑州都市圈建设以及全省发展大局中的特殊位置,而作为郑新一体化“桥头堡”的平原示范区,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更应该率先融入、率先示范、率先担当。
“藏粮于技”
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这是平原示范区之于河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所在,而这也是平原示范区“破题”的关键所在。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对“三农”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
特别是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笔者认为,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个必然选择,以“中原农谷”建设为抓手,平原示范区初步蹚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这条新路子,首先是以中原农谷建设引领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农业要强,农业科技必须强。河南省委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平原示范区紧抓中原农谷上升为省级战略机遇,把推进中原农谷建设作为攻克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助力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平原示范区逐步逐项完成规划、运营体系等顶层设计,初步搭建中原农谷核心区顶层设计“四梁八柱”;另一方面,强化科创集聚,加速推进包括神农实验室在内的“两中心三实验室”建设,为打造立足河南、服务全国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高标看河南,河南高标看平原”
藏粮于地!向高标准农田要产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及“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将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
河南“领命”的关键,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抓手就是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而这是平原示范区探索新路的另一个关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引领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模式。
高标准农田究竟达到什么标准、什么程度才是个示范?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3月22日,王凯到平原示范区调研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平原示范区的模式。4月1日,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暨中原农谷建设推进会在新乡召开。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河南高标准农田的样板、标杆和模式,就出在平原示范区。
笔者认为,这方面,平原示范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关键词有两个: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和“高标准农田+”模式。
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方面,平原示范区为全省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
“投融”方面,平原示范区初步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新格局,保障亩均投资不低于4000元;
“建”方面,平原示范区采取EPC或EPC+O两种模式开展建设,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级平均达到4级以上;
“运”方面,平原示范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运营,构建紧密型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定期支付土地流转费,每年拿出新增收益的三分之一偿还融资;
“管”方面,平原示范区建立“市级指导、县级抓总、乡级监管、村级主体”的管护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主体参与的新型管护模式,保障农田管护;开发建设涵盖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耕地质量管理等多种功能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建设高标准农田区域服务中心和农田数据监测站40个,全面归集、整合农业数据,打造标准化制度管理体系、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智慧大脑”体系,实现农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测、统一监督评价”。
“高标准农田+”模式方面,平原示范区同样初步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今年2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了两场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工作座谈会。
会上,针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笔者提议要跳出“就田论田”的传统思路,建设中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把高标准农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这方面,同样是平原示范区率先把这个思路,落地成型见效。
平原示范区打破“就田论田”思维惯性,结合区域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做实“高标准农田+”文章,因地制宜打造“高标准农田+文旅”的师寨镇万亩智慧生态农业、“高标准农田+稻米”的原武镇稻米特色种植、“高标准农田+生态”的桥北乡沿黄生态观光农业、“高标准农田+种业”的祝楼乡科技育种农业,4个特色产业片区,大力发展乡村文旅、特色观光稻米、良种繁育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笔者认为,平原示范区在“高标准农田+”模式上的探索,也为全省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贡献了新的打法。
树立系统思维,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1+5”行动(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三通一入地”、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造林绿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项重点工作),做好“高标准农田+”文章,推动农文旅融合、产学研结合,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笔者认为,“全国高标看河南,河南高标看平原”,全国高标准农田的河南模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平原示范区模式,这就是下一步努力打造的方向。
“链”出现代农业新城
千亿种业产业集群,如何打造?河南提出,2035年,“中原农谷”打造千亿级种业产业集群。
如何破题?平原示范区以“链”式思维为抓手,初步找出一条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新城的路径。
建设农业强国,其中一个关键内涵,就是产业韧性强。这方面,平原示范区找到了“链”式思维这个抓手,坚持产业布局与中原农谷深度融合,坚持在推进三链融合中壮大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为突破口,统领示范区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链”式思维,体现在种业产业的全链式培育、发展上。这方面,平原示范区紧抓中原农谷建设机遇,推动全省农、科、教、研等资源整合进驻,加快构建种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繁种制种全产业链式布局、发展;
“链”式思维,体现在产业布局与中原农谷深度融合。这方面,平原示范区紧扣中原农谷发展需求,把产业布局与中原农谷深度融合,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着力培育现代种业、科创产业、冷链物流、高端制造等四个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平原科教城、中部冷链物流港、先进制造园区等载体,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链”式思维,体现在区域协同和郑新融城发展上。这方面,平原示范区一方面,突出“一核三区”协同发展,与周边四县联动发展;另一方面,强调郑新产业融合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新业态融合为重点,在产业协作、生态共建、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
“链”式思维,体现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上。这方面,平原示范区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抓手,找到了从三产融合向三生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这方面,平原示范区通过做强特色产业,抓好了乡村产业振兴。
特色产业包括,万亩桃园、美景生态园优质水果,“绿盛”“由甲田”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包括以种业科技的系统化、成套化、数字化,示范引领种业高质高效发展;包括依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近郊乡村游休憩地、景区周边游承接地、农耕文化游体验地、康养休闲游目的地等等。
而且平原示范区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杨建国)
转自:河南省人民政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