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以及《人民日报》对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的重磅专访,河南“十四五”发展“规划书”和“施工图”全面亮相。这份事关河南未来的“施政纲领”围绕县域经济,明确提出关键部署: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在率先实现县域经济“成高原”中走在最前?如何用好资本招商的新方法?如何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县域样本?带着这些问题,上周六,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委书记杨曙光主持下,笔者为内乡县领导干部、企业家代表等,做了题为《在率先实现县域经济“成高原”上走在最前 在 “两个确保”中交出高质量跨越发展“内乡答卷”》专题报告。
报告开始,笔者对比了先后两次、横跨十年的考察心得,表达了对内乡印象的巨大改观。
这十年,从产业集聚区起步期,到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到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再到刚刚结束的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县域发展的产业载体在不断变化、升级、迭代;这十年,从县域经济的起步爆发,到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到县域高质量发展,再到省委工作会上提出“大力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县域的地位、重要性,县域发展的风口和机遇,也一直在不断增强、升级。当然,这十年,具体到内乡,变化同样巨大,甚至可以说,内乡是河南变化最显著、最深刻的县域,用一个词总结就是:翻天覆地。
多年前内乡曾被称为宛西“经济洼地”,而前几天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委工作会议报告中,把内乡作为“头部带动型”案例,充分肯定了内乡发展的模式、路径。
这种横跨多年的对比和反差,反映了内乡这些年在县域发展,特别是最近五年以来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是内乡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
这种巨变,内乡的领导、朋友,感触一定很深。笔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县域经济,最近五年,又增加了乡村振兴这个领域,全国跑了500多个县域,河南县域这些年也跑了好几遍,笔者是从全国、河南的县域坐标里,来看待内乡这种爆发式发展。内乡这五年的变化,从全国来看,也是罕见、稀有的。
从经济总量和增速来看,过去五年,内乡GDP由2015年的147.9亿元增至2020年的263.1亿元,年均增长11.6%,这五年,纵向对比下,是内乡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五年;从区域发展来看,过去五年,内乡是整个南阳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县,综合实力实现了从全市第三方阵向第一方阵的历史性跨越,横向对比下,这五年,内乡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关键性跨越和历史性转变;从全省县域发展来看,过去五年,内乡成为了“龙头带动型”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本,通过充分利用发挥、放大牧原、金冠、飞龙等“龙头”“链长”作用, 纵向推进全产业链整合,横向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形成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乡现象、内乡经验、内乡模式;从全国来看,过去五年,内乡初步搭建、具备了争创全国百强县的超级配置,包括“头部”企业,优势的主导产业生态,全国一流的县域金融生态,顶格推进的营商环境,互相成就、深度融合的政企关系等,这五年,内乡站上、站稳、开启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节点、新阶段、新周期。
这种变化背后的本质和路径,内乡模式、内乡县乡背后宝贵、领先的探索、试验,内乡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新逻辑、新理念,特别值得认真梳理、总结,并被放到全省、全国的层面,进行充分的探讨、参考、借鉴,乃至复制、放大、推广。
刚刚结束不久的内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勇当区域发展领跑者、跨入全省20强、接近全国百强县门槛”的总目标,并提出实施“五大战略”,把“四县一中心”作为主攻方向。
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谈到项目谋划时,重点谈到了一个理念: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内乡定下的这个总目标,充分体现了朱是西书记的这个理念。
笔者结合上周在内乡的考察,结合这次党代会报告中的新思路、新理念,以及对比全国县域的发展路径,尝试总结了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内乡模式”四大亮点。
第一,优势产业在地化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内乡这种提法和实践,不仅仅表明它是践行产业集聚理论最好的县域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对产业集聚的理论进行了极大的拓展、创新。
特别是这次考察中,内乡从产业链最前端的原粮输入、饲料加工,到养殖、屠宰、物流,再到农牧装备、肉制品加工,乃至更远端的医疗化工等,充分发挥了牧原的“龙头”和“链长”作用和功能,实施在地化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内乡这种谋篇布局的视野,这种以项目来承载发展理念的方式,这种不断放大优势产业的生态复合竞争力的做法,这种全产业链集群式思维模式,特别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借鉴学习。
这次考察的几个在建项目,包括牧原智慧物流园、高标准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牧原食品城、农牧制造装备孵化园等,可以说,打通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体系,已经有了全面起势的基础和态势。
这里,想举一个细节。上周考察内乡后,笔者与内乡县委书记杨曙光座谈四个小时,收获很多,受到的震撼也很大。杨书记围绕现代猪产业生态,从产业链最上游,一直讲到最下游,讲如何布局、破题,如何整合、完善,如何借力借势等。特别是谈到可以利用牧原的猪小肠资源,来谋划布局肝泰纳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从龙头企业如何寻找,如何借用飞地经济模式,来借势借力等。
笔者听完非常惊讶、震撼,内乡不仅仅从宏观上布局、谋划,而且在产业的细分领域、在产业链条的终端也考虑了如何把思路、机遇落地成项目、产业,这种视野和方法,以及专业程度,堪称全国县域的典型代表。
这一点,特别值得内乡的领导、朋友,值得河南,乃至全国的领导、朋友学习。新发展格局下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研究政策,使自己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抢抓机遇、融会贯通。
在总结正阳花生产业生态时,笔者用了一个词:吃干榨尽。内乡现代猪产业生态,也正通过优势产业在地化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这四个字不出几年,就能在内乡充分落地实现。
第二,顶格推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在与杨曙光书记交流和考察后,笔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样一件事:从表面来看,内乡这五年的大发展,是上马了一大批项目,还有一批企业茁壮成长,形成了若干个优势主导产业,但真正的原因是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
笔者很认同杨书记谈到的理念:“顶格推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这个顶格推进,首先是顶格倾听,面对企业家、面对市场,学会倾听,也就学会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家,是充分认识到: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化改革的主角。他们最了解市场、最关注趋势、最了解技术、最熟悉上下游产业。企业是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委、政府和企业是发展命运共同体。
谈到“党委、政府和企业是发展命运共同体”这点,笔者特别认同杨书记的观点:“企业围墙内的事情由企业负责解决,企业围墙外的事情由政府负责解决。”这句话有道理,但还不够深入,应该拆除这道“围墙”、打破这个边界,如果政企能够深度融合,实现两者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就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方面,内乡和牧原之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内乡政府联合牧原,对内乡农商行进行了成功改制,牧原也成为内乡农商行第一大股东,实现了农商行和牧原集团的并表等,再比如,同样通过政企深度合作,推动了农牧设备制造和农牧物资的生产制造这个产业集群的落地、壮大等。
这个观点,很接近于安徽省长王清宪提到的“城市合伙人”的发展理念,就是政府要围绕产业发展的定位、方向,认真总结市场生成机理和产业集聚经验,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运用合伙人思维,推进政企深度融合,进而努力在整合资源中展现更大作为,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推动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
其次是顶格协调,也就是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向过去层层汇报的低效协调模式“开刀”,对政务服务流程实施并联式、扁平化改造,通过“链长制”“专班制”,通过经济运行月调度和项目工作周调度等机制,来提高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的效率。甚至对内乡这样有跨越发展的强烈需求、需要赶超发展的区域来说,在骨干企业遇到问题时,党委、政府要点对点地解决问题,让“由下而上”逐级协调向上推进的工作流程,变成“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主要负责人亲自推动,靠前指挥,企业的需求“一站搞定”。
再次是顶格推进,就是要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权责对等、协同高效的落实机制,打破画地为牢、条块分割,打通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分隔,增强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内乡“顶格推进”打造的最优营商环境,其结果就是,把营商环境升级为产业生态构建,通过产业生态的构建,实施全产业链在地化发展的态势,有效降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研发成本等,还能够通过供应链数据的应用解决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问题,最终打造出最优的产业生态圈。
第三,打造区域性金融高地。
新一届河南省委省政府上任以来,资本招商一直是新一届河南省委、省政府聚焦的重点之一。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河南省长王凯在多次调研、会议座谈中,均强调了用好产业引导基金等多种形式的资本招商。近期,河南更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资本招商的政策文件,笔者也在解读中说,河南正式开启资本招商新时代。
如何玩转资本招商?如何把金融思维贯穿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中?有没有好的模式和样板?来内乡之前,笔者还不确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来了内乡之后,笔者发现答案是现成的。内乡在金融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和在资本招商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总结、推广、复制,全省资本招商县域标杆,就在内乡。
当下的内乡,不仅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金融新业态层出不穷;而且还入选全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百强县,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居南阳第一,县域经济证券化水平位居南阳第一……
内乡是全省第一批把“金融驱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县域之一,并且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金融高地”目标,通过理念先行、政策优化、创新模式,构建良好的区域信用环境、融资平台,创新连接管道方式方法,走出一条利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这方面,内乡有三点特别关键的创新。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内乡创新推出以牧原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在累计为上下游数百家供应链企业发放贷款40多亿元的同时,做大做强供应链金融业务,建设生猪产业链数字化金融服务管理系统,牢牢抓住了数字时代发展机遇。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2020年8月,内乡创设并发起了河南全省首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重点围绕以牧原集团为代表的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环保处理和“种养加”一系列生猪产业发展体系进行投资,并带动与之相配套的农牧装备、生态农业、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并通过基金的产业引导投资,进一步提升内乡县核心产业竞争力,推动内乡县优势产业结构优化,最终撬动内乡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三,资本招商模式。这方面,内乡通过创新实施“龙头企业+园区平台+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和“园区平台+资本招商”等模式,推动牧原供应链企业集群式入驻,初步形成了政府营造低成本营商环境、核心企业多元赋能、产业生态共生共荣的生动局面。
第四,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内乡样本。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河南划定的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县,今年内乡在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定下了“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的目标。
考察、交流下来,笔者对内乡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有信心。原因是,内乡已经找到了一条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好路子,并且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高标准种养循环示范区项目为引领,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集群是加快落实乡村振兴的重点。而这方面,内乡在实施优势产业在地化全产业链集群发展过程中,通过以牧原等龙头企业为链长、龙头,以高标准种养循环示范区项目为引领,以成链、成片、成群为思路,一方面打造高标准农田、种养生态循环产业园及优质基本烟田,推进农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色列农业园等园区载体平台,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打出全域整治牌,通过资源资产化,统筹规划农业资源,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如何破解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这方面,内乡提出了全域整治的概念,正在探索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探索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机制,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同时,统筹规划整合乡村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植入金融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做好农村的土地、森林、水、砂石、矿产及生态环境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农户权益股份化”,通过把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转化为市场资本和金融产品,开辟市场融资新渠道,实现农村资产的市场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动力。这点,因为内乡已经有了充分打造区域金融高地的经验,有了金融驱动的思维方式,可以期待,内乡在这项创新方面,为全省率先做出示范和突破。
三,通过“新乡建”行动,建设美丽乡村。这方面,内乡着重突出分类实施,示范引领带动的操作思路。示范引领带动方面,内乡正在探索以典型村落、龙头项目作为先导区和示范区,一方面推动农民收入不降反增,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助力推动区域村庄优化布局,实现村庄高质量规划建设。分类实施方面,内乡强调通过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通过规划设计、要素投入、督导考核、宣传培训等机制,引导不同类型乡村找准发展路径、发挥自身优势,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培育壮大农村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数字化转型,将重塑产业经济和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对县域发展而言是一次赛道升维、增量空间巨大的新机遇。内乡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特别强调要抢抓数字经济的机遇,并且在新基建领域率先开始布局。特别是在包括农村电商等在内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方面,内乡正在通过大数据、遥感等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数字乡村治理、数字乡村服,用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