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
6月17日至1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郑州,调研包括产业发展在内的多项工作,并主持召开工作汇报会。会上,围绕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河南省长王凯先后做出重要部署,包括“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 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 提高经济首位度”等一系列事关郑州,乃至整个河南长期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
笔者看来,这场大会,书记、省长通过共同部署,宣示了河南前所未有叫响“产业郑州”的决心。
为什么应该叫响“产业郑州”?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是郑州大发展、大跨越的五年。五年里,郑州经济总量达到1.2万亿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左右,市域城镇面积突破1000平方公里,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200亿元,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特大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成为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与此同时,产业支撑不足是郑州发展的突出短板。而这种短板,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第一,郑州现有的产业现状。虽然近年来郑州的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大而不强、业态多而不精、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基础承载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较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第二,与同类城市的对比。郑州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区域经济极化与分化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先看其他中部城市,这几年,合肥因为资本招商的火热成效而在全国叫响了资本招商的“合肥模式“;长沙凭借链长制等制度创新,形成7大千亿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势头强劲;而“十三五”时期武汉有4大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5%,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及服务、生命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更不用说,同为12000亿元级的青岛、宁波、无锡等城市,主打的更是强大的工业经济。可以说,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区域竞争一定程度上比拼的就是工业的硬实力,这方面,郑州急需补上产业这块短板。
第三,新阶段的新特征。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周期更短、迭代更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和竞争加剧,郑州必须做好应对宏观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科技创新时代、数字化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产业层次、供给质量、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郑州同样需要在产业端的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提前谋划布局、系统推进方面,增强产业对城市的支撑力。
也正是在问题导向意识下,本次大会上,“产业郑州”成了贯穿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和河南省长王凯调研、收集意见的重要主线之一,包括从科创、平台、制度、人才等多项要素做好保障、全力推进。
本次大会透露出哪些抓好“产业郑州”的方法论?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梳理本次大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的7点意见,以及河南省长王凯讲话,笔者认为其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和河南省长王凯在讲话中,“创新”被多次提及,而这种强调中,着重突出了创新链和创新体系,指向的是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路子越走越窄,新时代必然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时代,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作为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郑州更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科技创新、人才聚集、数字化赋能来发力,依靠科技创新培育郑州发展的新动能、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而在这场大会既强调了郑州要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这样的平台支撑,也强调了推动科创资源和创新人才的高效集聚,还强调了创新链必须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等。
这种导向传达出这样的信号:下一步发展中,郑州将会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特别是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转型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努力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五链耦合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本场大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第一次提出了五链耦合的产业发展理念,他说,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耦合,将枢纽物流优势转化为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开放体系、人才集聚的优势。
特别是其中关于要素链和制度链的新提法,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来说,未来郑州,需要围绕要素链,在土地资源、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构建与主导产业相匹配的要素支撑。
未来郑州还需要围绕政策链,要深入调研跟踪,做好政策储备,保持稳定性,增强灵活性,做到预调精调适时调,让“五链”耦合往下深、往细做、往实里走,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为企业生产和创新活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第三,打造更适配“产业郑州”的顶层设计。
本次大会从区域规划调整到组织结构调整等,其指向的均是构建更适配“产业郑州”的顶层设计。
规划方面传递出的信号是发挥规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强调前瞻性和合理性,既要求“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的结果导向,也强调强化“一盘棋”意识、系统观念。
组织结构调整方面,通过建立省级层面的领导小组、领导机制,定期研究、强力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产业郑州”做足组织支撑。
第四,强调郑州产业龙头引领作用。
这场大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郑州在生产力布局中要优先保障中高端、关键环,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的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引领全省形成统一布局、统一配套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推动河南实现“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的转变。
这点其实指向的是改变郑州平铺式、“摊大饼”的发展模式,通过主动进入产业生态中高端,让郑州既大又强,具有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增强对全省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带动意义。(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