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 河南芯 大豆困局下的河南担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20





  我国每年进口大豆1亿吨左右,中国碗要盛更多中国粮,如何才能提高大豆的自给率?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大豆种植面积恢复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大豆种子这一“卡脖子”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大豆恢复种植难在哪儿


  “据统计,2020年我国大豆累计进口10032.7万吨,首次突破1亿吨。”1月14日,河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室主任王金社博士说。


  王金社介绍,需求量剧增是大豆进口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年来,国人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粮、肉、菜比例从8∶1∶1变为4∶3∶3,畜禽养殖量猛增,去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3.394亿头、家禽存栏62.44亿只,对饲料需求旺盛,而豆粕是饲料中的必需品。多年来,我国年自产大豆1500万吨左右,不依靠进口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近两年,我国努力恢复大豆种植面积,但全国大豆年总产量仍不足2000万吨。如果要实现大豆完全自给,至少需要6亿亩以上耕地种植大豆。显然,大豆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国家提出,大豆要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给率。”河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室副研究员李海朝说。提高自给率,就要恢复种植面积、提高单产。


  “随着市场变化,近些年大豆种植面积也有波动。2018年,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870多万亩,这是近20年来的峰值了。”李海朝介绍,1956年河南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2500万亩,不可能再恢复到这样的历史高位了。去年,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仅有589万亩。


  和种植其他作物比,种植大豆并不占优势。“有专家计算,如果大豆价格保持在玉米的2.5倍以上,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快速恢复。”李海朝说,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将有助于大豆种植面积恢复。


  另外,产量不高,病虫害发生概率大,种植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这些都是导致大豆种植面积恢复艰难的原因。破解这些难题,就迫切需要解决种子问题。


  高产育种走在全国前列


  在没有使用分子育种技术的情况下,河南省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黄淮海平原片区也是龙头老大。


  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郑1307”“郑1311”等一批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有良好的表现。其中,“郑1307”连续四年单产超过300公斤,2019年、2020年接连创下全国百亩实收高产纪录;“郑1311”双国审品种,累计参加黄淮9组试验,取得8个第一的好成绩,多地种植大户反映其亩产超过300公斤。


  “‘郑1307’是2010年开始选育的,‘郑1311’是2008年开始选育的,选育一个好品种,十年八年很正常。”李海朝说,他们收集全球大豆种质资源2000多份,根据育种目标,配置杂交组合,往常每年都会选配150多个组合,去年则超过了250个。


  虽然河南省的大豆种子表现不俗,但和美洲的大豆品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大豆种子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的特性十分突出。


  “比如抗草甘膦性能,除草剂打下去,地里其他杂草都死掉了,唯独大豆没事,照样生长。”王金社说。草甘膦是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易于分解等特点,土壤环境影响小。孟山都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根癌农杆菌中的CP4基因引入大豆中,从而具备了抗草甘膦的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大豆种子优势。当然,此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发了异议和诉讼。


  国外大豆品种抗倒伏性、抗病性也比较突出,而且出油率高,这也是需要国内大豆种业科研工作者奋力追赶的。


  培育良种寄望生物技术


  粮食要增产,种子是关键。近年河南河南省大豆品种产量水平明显提升,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近年来,由于环境压力大增,禁烧工作普遍落实,秸秆粉碎还田后,大量害虫和病菌藏身在地面以下20厘米的耕作层里,给大豆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李海朝说,“症青”等根腐病、茎腐病逐年加重,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目前大家正在想办法积极解决。


  “‘症青’表现为大豆有荚无实,生长后期贪青晚熟。”王金社解释。“症青”导致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河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团队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正在各示范基地推广。


  “百里不引豆。”李海朝说,大豆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突出,一个品种适用于一个地方,不像玉米,一个品种可以从东北种到海南岛,这影响了大豆单一品种的大规模推广,加上河南省不少农民有自己留种的习惯,也制约了河南省大豆种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成长。


  能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出适应河南生长环境的优良种子,解决大豆产量和病虫害问题?


  王金社介绍,我国已经完成了大豆基因组测序工作,但每个基因对大豆生长有什么影响,或者说大豆的一个性状受到哪些基因影响,还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逐一确定,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河南省也承担了部分任务。


  “如果将来我们搞清楚了大豆基因组中哪些基因与产量有关,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育高产品种。”王金社说,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逐渐实现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机结合,这些“卡脖子”问题将会逐一解决。(高长岭)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