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消息,截至12月15日,哈尔滨机场今年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259.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这样一张“成绩单”,彰显了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加速度”。
黑龙江省打造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提升枢纽能级,持续织密航线网络、不断优化服务保障、运行效能显著提升,加快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增开国际和地区航线 对俄远东客运航线全国第一
7月,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哈尔滨机场列为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定位为面向俄罗斯远东及东北亚地区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是东北地区唯一国际航空枢纽。
发挥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区位优势,黑龙江省全力推进国际航线网络建设,优先打造面向俄罗斯和日韩的空中通道。今年来,开通哈尔滨至香港、曼谷、布拉戈维申斯克等航线,加密哈尔滨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等城市航班。目前,哈尔滨机场开通国际客货运航线16条,其中对俄远东客运航线数量7条,居全国第一,对俄远东快线初具规模,向北开放优势进一步巩固。
今年以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已完成东二跑道校飞、试飞、行业验收等工作,计划2025年1月投用。哈尔滨机场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双跑道的国际机场。
新开通11条串飞航线 打造“干支通,全网联”体系
这个冰雪季,龙江依然火热。各地的游客飞抵哈尔滨,感受浪漫的中央大街,打卡美轮美奂的索菲亚教堂,再通过串飞航线,到漠河“找北”,到抚远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哈尔滨机场变得更加繁忙,枢纽功能也日益显现。
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不断强化“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建设,持续深度布局省内支线机场串飞,不断推进交旅协同融合发展,探索黑龙江“干支通,全网联”发展路径,新开通哈尔滨-漠河-抚远、哈尔滨-黑河-漠河、哈尔滨-抚远-牡丹江、哈尔滨-五大连池-黑河、哈尔滨-伊春-漠河等11条串飞航线。架起“冰城”哈尔滨、神州北极、华夏东极、中俄双子城、祖国林都等重点旅游城市直连直通的空中桥梁,打造“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
中转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平均中转率全国领先
中转能力是衡量航空枢纽功能的重要指标。哈尔滨作为东北亚重要城市,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通过提升国内中转服务水平,哈尔滨机场将周边地区的航空运输需求更好地纳入到自身的运输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中转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哈尔滨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为此,黑龙江持续提升机场中转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中转流程,全力拓展通程航班业务。
目前,哈尔滨机场共有航线282条、通航点127个,其中哈尔滨至北京、上海每天出港航班达20余班,至广州、深圳、郑州、海口、青岛、杭州出港航班均达到10班以上,可满足群众“干干、干支、支支、支通”便捷换乘需求。
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枢纽优势日益明显
旺盛的人流背后,是口岸功能的不断完善,是机场服务保障的不断升级,更是枢纽建设的不断推进。
今年哈尔滨机场还完成T1航站楼改扩建,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融为一体,国际-国内、国内-国际旅客转机可在同一航站楼内完成,形成T1、T2“双航站楼”高效协同的服务保障。哈尔滨机场旅客服务部负责人介绍:“变化明显的还有机场大巴,原来旅客需要通过摆渡车进行国际国内衔接,现在旅客下飞机可以直接出航站楼坐大巴了。”
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先进的智能通关设备、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给旅客带来更多便利。“无论是打车还是坐大巴,直接上下楼就可以,国内、国际和港澳的都可以一起出发,非常方便。”旅客们纷纷称赞。
当前,黑龙江加速推进现代化航空产业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努力实现从“枢纽流量”到“枢纽经济”的迭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韩婷澎 刘婷)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