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旅游的升温,人民群众对“赏冰乐雪”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冰雪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进一步推动了冰雪经济的快速增长。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喜庆欢快的东北大秧歌,龙江森工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雪乡景区正式开园,喜迎八方游客。4000余盏大红灯笼悬挂在景区内的大街小巷,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将初冬时节的雪乡装扮得宛若童话世界,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踏雪寻梦。
“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我想直接躺到雪地里!”
“雪乡太美了!”
……
随着降雪的持续,目前,雪乡景区积雪厚度已达40公分,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雪蘑菇”“雪蛋糕”“雪被子”等独特雪景已展露新颜,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赏雪、娱雪、戏雪,与雪共舞。
走进雪乡景区林子草堂民俗旅馆,来自安徽合肥的丁文君遵循着“上车饺子下车面”的北方习俗,正在品尝着雪乡的大馅水饺。这也是她时隔七年后的第二次雪乡之旅,这一次她带上了母亲和孩子一起来到了雪乡。“之前来到雪乡就去了童话世界,晚上特别漂亮,我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以后一定要带我的孩子和妈妈来这边。今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相信未来我们还会再来雪乡。”
林子草堂家庭旅馆的业主李彦林得知丁文君一家即将退房,他早早地就等在了房间门口,准备帮他们运送行李。“每次游客退房我都会拉着爬犁帮他们把行李拉到换乘车站,确保他们安全上车后再离开。”
李彦霖的爱人王凤正在收拾客人刚刚退掉的房间,据她介绍,随着今年降雪的提前,雪乡景区也早早地迎来了客流小高峰,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他们今年采用了全新的管理模式。
“我们对房间设施进行了全新升级,增加了加湿器等一些设施设备,每个房间还会配上干果、果盘和茶盘。服务上也在不断地提高,尽量做到最好,让大家满意。”说着话王凤的手上也没闲着,没一会儿就换好了一副崭新的被罩。
琼花碎玉,雪落童话,银装素裹,如梦似幻。今年,雪乡景区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新打造了沿河商业街、沿河观光栈道、奇趣森林栈道,优化了雪韵大街整体风貌,升级了花车巡游、大秧歌、雪地蹦迪、激光秀、烟花秀等夜游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感。并聚焦游客所需,深化智慧旅游建设,全新打造国际化导向标识体系,升级景区售检票系统软硬件功能,增设港澳台及外籍护照信息读取设备,创新推出“游前、游中、游后”一站式微信小程序服务,全面开启“宠客模式”。
“我们始终秉持‘游客至上,需求为先’的服务理念,深化并拓展了‘花车巡游’与‘暖心服务’等经典项目,将‘有事找我’胸牌设计得更加醒目易寻。此外,还升级免费行李寄存和行李托运服务,推出打造狗熊岭、雪娃、雪蘑菇灯等多项网红打卡点,让每一位游客在享受雪乡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与惬意。”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王立爽表示。
北极漠河,银装初上。雪花翩跹间,细雪轻舞织就了浪漫的冬日序曲,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冰雪旅游目的地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雪地足球、冰上龙舟、泼水成冰……日益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丰富多样的冰雪体验为冰雪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活力。
十一月初,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北极滑雪场迎来了2024冬季首滑式,率先拉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季的帷幕。
“非常刺激,我第一次滑下来的时候,就感觉速度很快,摔了一次就学会了,下次滑雪还来漠河!”来自河南的游客张瀚升兴奋地说。
漠河北极滑雪场作为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雪期最长的室外滑雪场,滑雪期可从10月中下旬一直持续到4月末。由于开滑时间较早,首滑式当天吸引了500余名游客和滑雪爱好者齐聚北极滑雪场,领略北国冰雪美景,尽情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滑雪之余,雪地拔河、雪地足球、雪地摩托等也令游客们流连忘返,白茫茫的雪场上到处洋溢欢声笑语。“体验感非常棒,第一次这样酣畅淋漓地玩雪,刚刚还和驯鹿合了影,整个雪场特别热闹,玩起来一点都不冷了!”福建游客张苗苗说。
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大兴安岭地区以“挑战极寒冰雪·邂逅神秘极光”为主题,陆续推出4大主题产品、17项文旅活动、5条精品旅游线路和20个必到必游打卡地。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牵引力,冰雪运动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冰雪装备器材、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多个领域。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直接推动了冰雪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冰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走进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冰刀”)的生产车间,机械运转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利用现代化设备精心地打磨冰刀。
近年来,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功申请了5项自主专利,生产冰刀产品实现了出口额增幅300%的销售业绩。目前,齐齐哈尔市正在推动建设一座以本地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全市装备制造优势为支撑的国家顶级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引进资金、技术,生产冰雪运动装备器材产品,招引和生成冰雪装备制造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为冰雪经济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