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破解让“冷资源”持续“发热”的行动密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15





  蹬上雪板,拿好雪杖,戴上雪镜……11月11日,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举行了盛大的2024-2025雪季开板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发烧友迫不及待地从雪道上飞驰而下,享受那份独属于冬日的速度与激情。随着新的冰雪季到来,黑龙江的大冰雪再次成为全国的焦点。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冬(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黑龙江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4%,数据再创新高。


  “上一个冰雪季黑龙江火了,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关注,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热度延续,同时向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扩展。”近日,在黑龙江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的致辞中,破解了让“冷资源”持续“发热”的行动密码,黑龙江的“花式宠客”再次受到媒体关注。


  “以前去新疆和内蒙古滑过雪,这次来哈尔滨感受大不一样。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在这里召开,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亚冬会给雪场带来的浓厚氛围。过一段时间我们还会再来哈尔滨,到比赛雪场大显身手。”来自贵州的游客王先生作为这个雪季的第一批雪友,对亚布力充满了期待。


  为了丰富雪友们的滑雪体验,今年,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三个滑雪场将实现“三山联网”,游客只需手握一卡,便能畅滑“三山”56条雪道,享受升级版的配套服务。


  亚布力管委会文旅处杨晓冬告诉记者,今年亚布力酒店预订量同比提高了30%。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亚冬会,滑雪场进行了全方位提档升级,不仅优化了滑雪设施,还全面扩充了酒店房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宿需求,这些措施将保障更多参赛者和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滑雪体验。


  游客需要什么,黑龙江就提供什么。


  今年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整体面积将由上一届的81万平方米扩大至100万平方米,冰滑梯的数量也将从去年的16条增加到24条。“园区的冰雕雪建也将更多融入亚冬会元素,为广大游客呈现一个更加璀璨夺目的冰雪童话世界。”去年冬天火爆全网的“左右哥”姜可东介绍说。


  “宠客”模式让哈尔滨在新雪季热度依然不减。携程平台上,哈尔滨近一周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0%,在“冰雪目的地”搜索热度排名中位列第一。


  除了“花式宠客”外,黑龙江省还主打“提升牌”,谋划了“乐游龙江”旅游产品提升行动、“寻味龙江”旅游餐饮提升行动、“优宿龙江”旅游住宿提升行动等“十大提升行动”,旨在为游客提供更畅快的旅游体验、更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更独特的情绪价值。


  “雪城”牡丹江,在这个冰雪季以“逐梦亚冬会·畅玩牡丹江”为主题,全新推出“镜泊湖冬捕”“林海雪原”“童话雪乡”“威虎山雪山风情”“百年口岸”等多个冬季旅游项目,让游客畅享北国风光。


  “鹤城”齐齐哈尔,依托丹顶鹤、齐齐哈尔烤肉、温泉、特色民俗等优质旅游资源,精心策划推出“跟着仙鹤去旅行,生态雪景醉人心”“雪地温泉泡一泡,氤氲缭绕赛神仙”“鹤城烤肉吃个够,舌尖盛宴等你来”等精品旅游体验项目。


  “东极之城”佳木斯,则以“雪BA”冬日潮玩为主线,以两极穿越、边境风情旅游线路为吸引,推出46条具体举措,涵盖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赛事、冰雪教育研学、冬季商贸消费等6大板块,让市民、游客欣赏到充满东北地域文化的冰雪文化生活。


  但无论是“尔滨热”,还是“冰雪热”,能持续“热”下去的动力不仅仅是黑龙江冰天雪地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推广和服务提升。


  “我们全力实施‘宠客龙江’旅游服务和‘护游龙江’旅游环境提升行动,将‘宠客’模式全面升级、进行到底,张开怀抱迎接各地游客到龙江串门走亲、暖心过冬。”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兴成说。


  今年冬天,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增开了香港、东南亚和东北亚国际航线,开通7条省内支线串飞航线。备受瞩目的哈尔滨机场二跑道预计明年1月份投入使用。在亚冬会期间,将开行北京直达亚布力滑雪专列,实现夕发朝至。同时,亚雪公路(亚布力至雪乡)也实现了拓宽升级,由原来的单向2车道增加到了双向4车道。


  “我们还为喜欢租车自驾游的朋友提供了更多的SUV和四驱车型,随车配备防滑设备。为大家安心畅行龙江提供保障。”亚布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键玩龙江”小程序


  此外,游客也将通过“一键玩龙江”小程序、“旅游便民地图”等智慧化旅游服务产品,体验线上预订住宿、信息咨询、智能问答、景区导览等“一站式”功能,提升游客数字化体验。


  下一步,黑龙江将锚定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优质旅游产品,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黑龙江省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记者李雪)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